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章 不要放弃 8(1/2)

作者:崔长青
“我看着你长大,对你的秉性脾气也是了解的。你自小便有道心,遇事洒脱,遇难而不强求,故而有时,你给人的感觉,好似懦弱了些,许多事都能够忍耐,可你心里却是比谁都要顽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过于执着,反而让你看不到自己。”

劝慰和教诲中带着呵护尊严的温和,这是老人独有的智慧。

叶云生三十的人了,自是听得进去,也不多嘴,静听师傅观云道长细说。

“我这些年在崖上结庐,坐得比睹云台还要高,看出去,就像坐在云海上面。有时候望着这里的云啊,好似没有变化,一天里从早到晚,都生在这里。可我知道,若是在山下边看这里的云,一片飞走,一片飞来,都能看得十分清楚。”

“我自小入龙虎山上清宫学道,觉得万事总比凡俗中人要看得透彻。可在庐中坐得久了,却感觉这些云一日复一日,与我相伴不曾离开。这个时候,一位不曾识字的樵夫在山底下,都要看得比我明白呢。”

“我若不走到山脚下,就永远比不过这位樵夫。”

叶云生道:“弟子明白了。”

“道,不是说出来,看到,听见,便能悟的,得靠心,靠心去悟。你有你的道,师傅呢,也有师傅的,可能你悟透了,师傅还没有悟到呢。”

叶云生道:“惭愧,弟子愚钝得紧,钻在术里不知进退,哪里能明白道的广博无限。较之人为,而失之天然,成了江湖中嘲讽的人间无用,给师傅和门里丢了脸。”

观云道长摇头说道:“你仍在意“人间无用”这四个字,说明你还没有明白。”

他忽然吐纳,只见草庐周围的云海翻滚涌动,就像是平静的大海骤然间惊涛骇浪,凶怒滔天,谁能想到只是因为一位老道士吸了一口气息?

观云道长这口气息惹得声势浩大,可实际不过几个眨眼的工夫,短短一会儿就结束了。

随之,他又是轻轻地说话,声音不响,却不再是之前那样有气无力,反而力道千钧,好似每一个字都是用万千斤的造化锤刻而成。

“何谓天?何谓人?”

叶云生本来张嘴就要回答,但张一次嘴,观云道长的话就从他心里响起一次。

何谓天?何谓人?

话音落下。他张嘴,话音又从心里响起。

连续三次,他立即醒悟过来,闭嘴静心,观云道长的话音便没有再出现。

可他这一静,却是左思右想皆觉得不妥。

然后他便不想,不思,闭上双眼站在那儿,入了定,连观云道长的问话都已放下。

叶云生徐徐吸了一口气。

好似晴子走的那一晚。

一朝悟道。

一口气息极长极悠远,仿佛没有尽头……

《南华真经》中的句子自然而然地浮上了心头。

他笑了起来。

“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观云道长也笑了起来,连声说“好”。

片刻后,道长朗声说道:“原本当年你下山后,为师曾与你有过约定,再回山门,必定要赐你一个道号。可谁知你一回来,就说要退出江湖。如今你再回来,缘起缘灭,皆在一念之间,既然如此,为师就赐你道号‘天行’,盼你不忘顺应天然而行,明察福祸安危,慎处世故情仇。”

观云道长这一番话说了,内功发作之下,山上众人都听入耳里。

原本叶云生还要拒绝,“知天人之行”,他都七年不在山门中修行,又怎受得起?

但见师傅运上内功,叶云生只有跪谢师傅,并叫阿雨上前来,给师祖磕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