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三章 上堂言事书 二(2/3)

作者:好个晚秋

曹远低着头沉思片刻后,指着林凤歌那个方向说:“如果他们这些一品封王每年上报的人数是正确的话,大汉全国各地兵马逾500万人左右!”

“嘶~500万,这么多人!”

“竟然有这么多人!”

一听到有这么多人,朝堂上的百官一个个不由惊呼出声来。一脸的难以置信。

这时总管全国财政的户部尚书走了出来,无奈的抱怨了句:“户部每年单单拨款用于全国将士的俸禄用钱,一年便有1亿五千万两白银。”

“而这还不算上封王地盘上的将士俸禄,粗略算的话一年用于将士俸禄的钱财总数额便达到了三亿两白银之巨。”

“尤其是再加上这些年的收成不好,全国各地出现的旱灾,蝗灾不断等等。这些都需要由户部来拨款,户部实在是入不敷出,没钱了呀!”

户部尚书苦着一张脸憋屈的说着。

手里明明管着全国的钱财,结果半纹钱的油水没捞着不说还要天天的被皇帝老儿骂干什么吃的。

整个朝堂谁有我憋屈?

陈近言还没有停止,接着问曹远,“那尚书大人……这些将士年龄三十五岁以上的有多少?”

在这个平均寿命只有40岁的封建时代里,35岁已经算是非常老了。

人多,战斗力弱。每年投入的军费过多,拖垮了大汉的国库,这是大汉的一个弊端所在。

“差不多……应该也有百来万吧!”曹远吞吞吐吐,模糊不清的说着。

暗地里却是吐槽道:谁会无聊到去记这个呀?

得到了满意的答复,陈近言转头对着天子行了个礼,“陛下,军中多无用之兵,裁军一事刻不容缓!”

说完后,陈近言又看向这些大臣,“不仅裁军刻不容缓,官吏也必须能裁则载!”

“等等等等!”

一听到要裁官,吏部尚书却是坐不住了,出声问道:“陈大人,你说裁军一事我们尚可理解,可论裁官,这是什么意思?”

陈近言却反问道:“大人可曾听闻一词?十羊九牧!”

十只羊倒有九个人放牧。

陈近言又问道:“敢问吏部尚书,全国的大官小吏共有多少?”

吏部尚书脸上的表情有些难看,不自然的说道:“差不多一千万左右吧!”

陈近言脸上露出愤怒的表情,“大汉人口不过九千万却有一千万的官吏,这大汉的经济不垮才怪!”

“这个陈近言不简单呐……。”

林凤歌双手环抱,眼神惊奇的看着满面怒色的陈近言。

大汉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冗官的问题。

冗官简单点来说就是人浮于事,官员太多了,人员臃肿超出了解决事情的需要。

冗官是不可避免的,每一任天子新登皇位之时,首先要做的便是巩固自己屁股底下的皇位,再然后便是加强中央集权。

而加强中央集权的一个办法便是多方制衡。

所造成的后果便是机构臃肿,政令不通。各地的官员之间明争暗斗,争权夺利,造成了效率低下等问题。

一件事情一两个人处理的话还好,可若是由八,九个人处理的话效率能不低下吗。

“只是可惜……这个问题想要完全解决是不可能的。”

林凤歌轻轻摇摇头,默默道。

大汉的天下是世家的天下,皇族柳氏便是天底下第一等的世家。

冗官问题首先要做的便是裁员,而这一裁员岂不是动了世家的蛋糕?

大汉人才济济,林凤歌可不相信就只有一个陈近言看出了问题所在。

最大的可能就是有人提出了问题所在,然后迫于世家的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