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七章 明知道是鸦片也得买点回去(1/3)

作者:弓庆安
第二十七章明知道是鸦片也得买点回去

靳义堂带着戏班收麦后就从京城出来了,那时京城里逃荒的难民就多了起来,一些富户就设立大锅给逃荒者施粥。

眼看着今年的麦收已经是颗粒不归了,翻下麦地赶种上秋田也是旱,连青苗都没有见着。京城的粮食价格在疯涨,一天一个样。

靳义堂决定哪也不去了,赶快回家吧,他跟刘福禄分析的是一样一样的,在这人心惶惶的灾年,谁还有心思看戏。

出来京城到了定州一带,逃荒的人已经多了,有山西来的,有河南来的,有山东来的,还有赴山东逃荒的河北人返回来的,本以为那里能谋生,没想到比他们家乡还旱。

人们都不知道究竟那里是他们的立身之地了,转着圈地乱跑,越跑越饿,跑不动了就趴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于是饥饿的野狗就成群地扑过来了,还是活生生的一个人就被野狗给扒了。

逃难的人们谁也顾不上谁了,孩子饿死了,父母亲就是送葬人,他们生怕孩子遭到野狗扒了,就吃力地把他们扛在肩上,就近找个地方埋了,有的父母埋了孩子的尸体就再也爬不起来了,扒在孩子的坟头上一动不动,一直到死去。

靳义堂看着这一切,再看看车里的孩子们,浑身一阵阵打着寒颤。他们戏班一行排有半里长的队伍,看上去是威风凛凛的,其实是经不起一点点风浪的,路上的灾民他们是各顾各,各自逃难的,再说饥饿给他们带来了无力、无奈、无助,即是再弱小的人,他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他得快马加鞭赶到下一个客栈,那是他们如意班的驿站。到了那里才算是比较安全了,总比在这漫天野地强,假如逃难的人还是在不断增加,他们就计划暂且住下不走了,等到政府有了救济或者对难民有个安排,他们再走会比较安全。

终于到了城门口,进得城就是他们的驿站了,大家的心一下都落实下来了。眼前的一幕令他们毛骨悚然。

城门的两边各有一堆尸体,看来是从城里运出来的,像屠宰场的猪一样被挥在一起。一边是男裸尸,另一边是女裸尸,女人们的衣服被逃荒的扒走换吃的去了。

有城里的马车把尸体运到两个大坑旁,人们把男尸扔到一个坑里,把女尸扔到一个坑里。看来这些死去的人是举家绝了,没有一个掉泪送葬的。

城门口仍然贴着一张告示:“巡抚令,任何人等不得在饥荒时行凶抢劫,胆敢者被抓后就地正法。”

还有一张不成文的告示:担心!洋人利用赈灾收买人心。这则告示上的字写的歪歪扭扭的,像是那些士绅文化人随意写的。

还有一则是:宁可食夷肉,不可食夷粟。意思是:宁可吃洋人的肉也不吃洋人给予的粮食。

政府没有人出来赈灾,洋人来赈灾倡导的是:俱情愿饿死,不受洋人之赈。眼睁睁就要饿死了,还不能抢劫富户。

灾民们不仅对天长嘶:“上天啊!我们的骡子吃光了,驴吃光了,最后连牛都吃光了,壮劳力开始饿死了,即是不旱了地还有人种吗?我们造了什么孽,招致上天这样的惩罚?”

看着这一切,靳义堂真不敢再让他的戏班亮相了,八驮就是八头牲口,加之演员杂耍,总共三十多头牲口,这要让饥民起来,还不把他们也给吃了。

谢天谢地啊,总算是到了他们的客栈了,到了这里就像到了自己的家里一样了。把戏箱卸下来,喂上牲口,再好好让大家吃点饭,睡他个三天三夜吧。

靳义堂知道此番的责任很大,班主不在,全班的担子就落在了他的肩上。特别是刘保金、刘保童、刘保禅三个孩子,不但要保住他们的安全还要不让他们挨饿,回去后也好给班主一个交代。

店小二没想到戏班全体人马一下子就来到了客栈,虽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