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4章 全能的谢至(2/3)

作者:张六阳
要直接呈交给皇帝和朝臣的。

对向元奎的质问,王守仁赶忙辩解道:“向巡按,县中目前抗旱之事皆是知县所安排,知县现在所做之事成了的话,至少可省下一半的水用来灌溉的,在柳河处,知县弄出了类似于南地水车的风车,极为方便,向巡按要不与在下去瞧瞧。”

这个事情上,向元奎倒是没拒绝,跟着王守仁直接去瞧了风车的运转。

瞧过之后并未多说,又在其他几地瞧了一眼,便离开了云中。

在云中的时候,向元奎倒也没有多说,王守仁以为此事算是糊弄过去了,却是没成想,向元奎离开云中后,便一道折子把谢至告到了御前。

什么消极抗旱,什么羁押了前去讨说法的百姓云云,反正很多,只有一个风车用来灌溉的功绩,在这些不利之言中也变得一文不值了。

弘治皇帝拿着这道折子,与一旁的萧敬,道:“朕原本等着谢谢至想些办法,他倒是先被人告了,他那风车能够引水灌溉,不过也是杯水车薪而已,解决不了大问题。”

随之,弘治皇帝叹了口气,道:“如此大事,满朝大臣都没什么能够解决之法,朕却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少年身上,也是朕有些难为人了,谢至这段时间风头过甚,就此事,为之弹劾他的人已是不少,这个折子先压着,也给他些时间。”

弘治皇帝对谢至着实也是颇为宽容了,萧敬有时候都颇为嫉妒。

不过嫉妒归嫉妒,他却也不会专门去说谢至坏话的。

他之所以能够在几代帝王中都吃的开,最关键的一点儿就是不说违心的话。

“谢知县本是文人出身,却组建云中卫,又被封伯爵,文臣不封爵历来就有,谢知县封爵这就打破了这一界限,自是有不少文臣不满,再加上谢公为人正直,得罪的人也不少,谢知县有些过错,便会被抓住。”

道理也就是谢至所说的那个道理。

弘治皇帝未作回应,良久,萧敬试探着又道:“陛下,奴婢听闻,在朝臣之中有废太子之言...”

萧敬还未说完,弘治皇帝身上的威压陡然多了几分。

顿了一下,萧敬紧接着又道:“传言说是殿下不够谦恭向学,不重文人,且尚武力,宠奸佞之臣,未有明辨是非之能,若由殿下即位,必起兵戈之祸,殃及大明江山,为社稷永安,当从宗室子弟中选能力出众者承继大统。”

弘治皇帝冷着脸,一言不发。

在朱厚照被刺杀之时,弘治皇帝猜想幕后凶手乃与宗室有关。

现在又有此流言,不想往这方面怀疑都不行了。

这样看来的话,既然有此流言,弹劾谢至那些人之中也不见得都是不满谢至封爵,以及与谢家有仇怨之人了。

弘治皇帝沉声道:“莫要动声色,往弹劾谢至的朝臣之中详查,看他们与哪些宗室有所牵扯。”

先前所查的只是弘治皇帝的一些兄弟,最远也就查到了亲叔叔而已。

这流言的目的并非只从这些人选出继承大统之人,显然幕后之人的范围也应当扩大了。

朱元璋有二十六子,除却没有香火的,发展到现在至少得有好几千了。

这些人谁都有可能有入继大统的野心。

就在外面马上就要乱成一锅粥的时候,谢至的水泥终于弄成了。

十余日的时间,不仅弄出了水泥,就连能从井中抽出水的风车也弄成了。

这个时候可没有电机,把电弄出来也不现实。

这个风车相当于抽水机,在人力或者风力的作用之下,使压力达到最强,从而抽出井水。

这个东西完全就是谢至自己想象之中的,是否可行还是需要实践操作的。

思路既然有了,那便需要实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