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五章 御金之法(2/4)

作者:金沙客
“考古要有新发现才有趣,大多时候没趣。那个城隍庙这两日我看了,明朝的建筑,算是中档水平吧。不过那尊菩萨倒是不错,工匠手艺极高。”

“行,祝你北平之行顺利,考古顺利。”

“谢谢。晚上我爸叫你去我家吃饭,别忘记了。”曹丹丹到门口又转过身,“你那位安小姐蛮漂亮的,嘻嘻。”

“我那位?”储栋梁睁大了眼睛,突然想到前几日晚上带着白白净净光头去城隍庙的情景,“她是我的老板,你千万不要瞎说,否则……”

“否则怎样?难不成还在我脸上划几个口子?”曹丹丹咯咯笑着离开了。

“划几个口子是轻的了……”储栋梁禁不住浑身抖了一下。

……

……

苇荡深处,静水之地,数千亩水面碧波荡漾,四周绕着一圈苇滩,不时一阵阵鸟雀从空中飞过。

“贾警长,这水是神水?”

“嗯?”贾同山站在船头望着水面,有种宁静的感觉,难怪韩凡仁如此重视,这里确实与众不同。今日第一次取水,他不敢大意,亲自带着十名警员压阵。好在一路无事,忐忑不安的心放了下来。

“不要磨叽,装满了就走,酒坊要用自然有说法。”

木船内装有几十个木桶,装满还破费一番功夫。

娘的,这个韩凡仁,做事总不肯吃亏,这条船比原先取水的船大多了,木桶也多了不少。

“头,水已装满。”大张直起身高声说道。

“好,掉头。”贾同山仔细查看了一番站到了船头,“弟兄们,丑话再说一遍,取水的事不允许与任何人说,娘的,就是亲爹亲娘都不允许说,烂在肚子里,否则这条财路就断了。谁敢泄露,老子剁了他,听到没有!”

“听到了。”警员们心中一凛,他们听出了贾同山语气中的寒意。

四人撑船,六人船头船尾持枪警戒,取水的船沿原路返回。

今日天气凉爽,事情顺利,贾同山心情很愉悦,点着一根烟站在船头。沟子两侧芦苇滩里不时传来“咯咯”“咕咕”鸟鸣,苇梢长长的茎秆伸着,茎秆之上苇花即将绽开。

“头,前面有船。”大张在贾同山旁耳语道。

“嗯,看到了。”

两条狭长的“鸭溜子”一前一后快速驶来。

“鸭溜子”一丈长,三尺宽,纺锤形,在水里极快。从前往后可坐四人,原本是湖泊、河道里赶鸭子人常用,后来稍作改造加长后作为水面上快速运货、送客用。

“你们什么人,到苇荡里干什么?”大张见“鸭溜子”靠近,大声问道。

“长官,我们是苇商,来看看今年苇长的怎样。”一人大声答道。

苇商,就是秋后收芦苇的客商,他们驾着大船收购上好的苇杆,回去后编织成各种工具,大宗的如苇席可用作砖厂砖坯遮挡风雨阳光,小巧的如藤椅等家居用品。

“听口音是川西的?”贾同山问道。

“长官,我们是川西过来的。”船上人答道。

两船交会而过,大张一眼瞥到船上之人脚下都踩着草席,忙低声对贾同山说道:“头,他们带着家伙。”

“哼,不管了,这些人不是来看苇的。”贾同山冷笑道。

“那来干啥?”

“是来苇荡找龙鸟的。”

“就是袭击马场的大鸟?”

“嗯,呵呵,他们晚了一步。”

……

……

在曹府吃过晚饭回来,储栋梁有点失望,贾同山没有查到十八年前档案。当日究竟发生什么,没有人知道。

回到“将军府”大院,储栋梁在井边冲了凉水澡坐到了屋里破桌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