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24章 难啊!(2/2)

作者:芊之羽
及通讯辅助系统组成;接收端则可以做得非常小,甚至可以做成手持式的个人终端,据我所知,米军在海湾战争中就大量配发了这种个人的手持式接收终端,在战场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谭振华再次点头,这种手持式终端他也很熟悉,当年在利雅得的时候,他甚至还花高价从某些地下渠道买了几部米制军用级别的接收设备给谢力他们,好让他们在难以辨别方向的沙漠之中行军的时候,也能精确地找到自己的方位。

“刚才我已经介绍过了,系统分为民用版本和军用版本”,陈老爷子喘了口气继续说道:“其中民用的采用/码,也称为“粗码”,频率,重复周期一毫秒,码间距1微秒,定位精度在14米级;军用的则采用了码,又称“精码”,频率,重复周期266.4纳秒,码间距0.1微秒,定位精度在米级,据悉,系统正在升级码到码,码是在码的基础上形成的,保密性能更佳,同时定位精度更高,根据其原理计算,精度可以达到0.3米级别,米国人号称为厘米级。”

“那我们国家目前最这方面做了哪些研究呢?”谭振华适时问道。

“我们国家啊,起步比米苏这两个大国晚了很多。”陈芳允叹道:“1983年,那时候我还没有离休,任职京城“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在对米国的技术发展进行了一段时期的跟踪研究后,和同事们一起提出了研制我国“卫星定位系统”的建议,受当时的客观条件限制,我提出的方案是先建立一个“双星定位通信系统”,即通过两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实现区域性快速导航定位并兼有通信功能的定位方式。”

“后来呢?”

“后来,国家批准了这个预研课题,我们所也开始做这方面的技术储备,1985年4月15日,在米国的华盛顿召开了全球定位系统国际运用研讨会,这是米国为了在全球民用范围内推广其系统而召开的一次会议,我们华夏也受邀参加了这次会议,去开会的是卜庆军,他回来告诉我,米国人在会上明确提出:在民用部分的系统中,米国人加入了干扰信号,人为降低了定位精度,同时,在特殊情况下,为了保证国家安全,米 方会采取三种措施应对紧急状况:第一,降低对方的导航精度;第二,随时变换编码;第三,进行区域性管理。”

谭振华点头,对米国的这种做法,他一点也不意外,米国人一向如此,不可能给你免费的午餐,而且就算是收费的,也一定会加上种种的限制条件,总之一句话,你想用他的东西,就必须接受他的管辖!

就拿这个来说吧,米国人的表态说明,他对系统有绝对的控制力,可以决定必要时关闭特定区域、特定国家、特定用户的信号,或者更改这些特定用户的编码,进行差别化、可选择性管理,不让他们利用。同时,针对自用的信号,加入更为复杂的密码保护,使特定人群难以对进行干扰和攻击。

“我和卜庆军沟通过后,达成了两点共识。”老爷子继续说道:“第一,要跟踪、研究、应用;第二,要着手建立我国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于是,我在研究所里组建了一个5人小组,由本所研究员刘志魁担任组长,论证双星定位通信体制能否可行并发展成为卫星导航系统,第二年2月,卜庆军向上级递交了一份名为《建议研究用两颗星解决定位的问题》的报告,建议最终被上级采纳,并被列入了“863”计划。”

“既然已经被列入863计划了,那不是应该迎来一次大发展了?”谭振华明知故问道。

听了他这话,陈芳允无奈地发出了一声苦笑,长叹一声道:

“谭博士,难啊!”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