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八十一章 金顶之议(2/3)

作者:浩子猪
朱浩抚掌赞道:“说得好斋主说的句句有理字字珠玑。可是……这大约是两三年前的状况吧?人都是会变的思维要跟得上时代地进步才行。天下之志、天下之材、天下之效这些说地都没有错。但有一点我觉得需要补充——妃暄大约与斋主说过吧?我曾与她讨论过关于王朝更迭、治乱循环的根由。与其期待一个好皇帝、一群好臣子不如强大整个民族。举个最简单地例子就是土地兼并。乱世的到来大多与之有关。因为一个王朝走向末端的时候它的人口大约与最鼎盛的时期相差不多但农民们开垦的土地是有限的。而因为土豪、地主、门阀、世家等这些强大的势力们为了敛财一般都会想着办法将有地的农民变成没地的农民至少也是将他们手中的良田变成薄田。这样一来一遇到大范围的干旱、水涝、蝗灾或者瘟疫等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时这些没有地或田地少的农人就会失去生存的能力。没有饭吃没有衣穿他们怎么会不造反呢?待到形势扩大朝廷弹压不住了就派兵围剿。然后冲突升级而后起义遍地农民们杀官造反。看到有机可乘有野心的诸侯们纷纷涌现。于是乱世就这样开始了。”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朱浩轻轻舒了一口气接着道:“战乱持续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无法劳作的百姓们流离失所大多死于战乱。人口直线下降到一个极低的水准。比如从盛世的五千万人下降到一千万人。这时候很多诸侯已经无力支持战争最后一个挺下去的诸侯就成了一统天下的君主。国家一统流民百姓重新回到故乡官府重新分配土地。五千万人所拥有的土地给一千万人耕种当然是绰绰有余。虽然有些是荒地但总能够开垦出来。休养生息几十年一百年人口急剧上升。土豪地主门阀世家的野心再次抬头上面所说的状况就会再一次生……这就是所为的治乱循环。”

朱浩挥了挥手下了结论:“乱世的根本很少在于昏庸皇帝或者奸佞小人而是在于平民百姓是否能活下去是否能活的更好!”

“所以殿下带来了神农一号?”梵清惠一下就明白了朱浩的意思:“只有让百姓丰衣足食就能让一个王朝长盛不衰?”

“理论上是这样的。因为农民们最大的野心就是丰衣足食有句俗话叫什么来着哦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就是普通百姓的生活要求。只要得到满足谁会去冒着性命危险去杀官造反?”

“殿下的见解果然与众不同但就因为这样便可以忽略一位有德明君与一群国家栋梁的重要性了吗?”梵清惠一针见血的问道。

朱浩耸了耸肩道:“我从未说过不需要明君与能臣只说将它们的重要性降低到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它们而不至于让整个国家/整个王朝陷于无可避免的混乱之中。”

“殿下必定还有可以抑制这种情况出现的方法了愿闻高见!”梵清惠的不耻下问的精神还是很值得表扬的虽然她与朱浩分属两个系统并没有谁高谁下之分但朱浩觉得这样的研究精神如果是用在佛法上梵清惠肯定早就成了四大圣僧那个级别的神尼。

“办法自然是有的可是……我们在这里空谈大约是没用的吧?或者说我说服了斋主斋主就真的愿意抛弃前嫌改为支持隋室吗?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觉得说了也没什么用处。因为我所要说的东西很多人难以理解。就算是理解的人也难以做到。”朱浩张目看看峨眉金顶四周转道:“像这金顶之上经常可以见证佛光奇景但从未有人见过神佛降世。”

想了想朱浩觉得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于是补充道:“嗯我的意思是说这样的方法很冒险也很难有人愿意尝试。如果我说给你听的话估计你只会将我当成……疯子吧!”

梵清惠奇怪的问道:“竟然这样严重?”

朱浩点了点头。

梵清惠皱了皱眉略微严肃的道:“那殿下是以你所辅佐的大隋数百万百姓们的生命来试验你的办法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