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44章 “退款兴学”运动(3/3)

作者:实朴
学无术,顽固胡闹”的丑恶面目,有力证明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必要性。这出“双簧戏”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推动了对文学革命问题的讨论。

在这场“双簧戏”中,王敬轩影射旧派文人代表林纾。林纾号畏庐,敬对畏,轩对庐,王指清室,讽刺林纾是遗老。

林纾早就对陈独秀和胡适很反感,于是便有了他在《新申报》上发表影射——《荆生》。

这部描写“皖人田其美”、“浙人金心异”和“新归自美洲”的“狄莫”三人同游陶然亭,三人力主去孔子、灭伦常、废文字以行白话,终于激怒了陶然亭西厢“伟丈夫”荆生。荆生破壁而入,出手痛打,田其美、金心异、狄莫三人抱头鼠窜,狼狈而逃。

很显然,皖人田其美指陈独秀,田、陈一家,这是中国史常识,美与秀对举。浙人金心异指钱玄同,钱为金,同对异。新归自美洲的狄莫指新近留学归来的胡适,胡对狄,都是中原汉人对周边族群的蔑称。至于伟丈夫荆生,或以为是徐树铮,或以为是作者本人,或以为是林纾心目中卫道英雄。

《荆生》的发表使林纾出了一口“鸟气”,因为陈独秀、胡适及钱玄同等人太不拿他林纾当回事了。从新文学谱系看,林纾早在戊戌年间就提倡新文学,并实践新文学,用白话文作文办报,然而在胡适、陈独秀等人的新文学叙事中,林纾不仅不入流,反而成了新文学的反对者。

按照林纾的解释,他之所以把陈独秀等化为新文学的反对者,就因为他对陈独秀新文学的绝对主义提了一点不同意见,只是强调提倡新文学并不意味着古文必须废。就这么一点不同意见就被新文学主义者反复调侃,最不能让他容忍的是钱玄同、刘半农那封令人作呕的“双簧信”。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