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9章 贪祸(2/3)

作者:风尘散人
宗李隆基专门为李嗣业打造的,这上面的几句话,出自于屈原的离骚,这是君臣二人在借着离骚里面的句子进行了一场对话。”

我摩挲着“天宝十六年”这行刻字,也觉得挺有意思。

天宝是唐玄宗的年号,可是,史家只承认天宝有十五年,哪里有什么天宝十六年?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被迫逃亡蜀地避难,紧随其后,太子李亨就在灵武称帝了,遥奉唐玄宗为太上皇。

天宝十五年的时候,天下其实已经跟唐玄宗没什么关系,这一年里说话算数的是他儿子李亨,而这一年,也是至德元年!!

自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开了个很好的头以后,纵观整个唐史,他们李家人在皇位的问题上就一直骚操作无数,杨玉环可不就是李隆基的儿媳妇么,他这个当公公的都能为老不尊,他儿子李亨干的这点事儿还真不算什么!

权力这东西会把人变成野兽,只要沾上了,哪里还有什么父子亲情?

老狮子被小狮子硬生生的拉下马,当然不会甘心。

可惜,安史之乱以后,大名鼎鼎的唐明皇大势已去,把天下玩的一团糟,大家早不认他了,这个太上皇他不当也得当,李渊都能捏着鼻子当十来年的太上皇,他李隆基就一个败家子儿凭什么比李渊还秀?

说到底,所谓的天宝十六年,不过就是李隆基在那儿自嗨罢了,儿子把他端了,打不过,还不能口嗨吗?

“这把陌刀,应该就是李隆基在失势以后专门为李嗣业打造的,试图拉拢李嗣业,毕竟,他曾经非常信任李嗣业,有一次酒宴上李嗣业喝多了,李隆基直接赏赐了无数财宝,说这些东西就是给李嗣业解酒的。“

我笑道:“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这句话大概的意思就是说,你我相约黄昏为佳期,为什么却中途改道?想想过去,咱们二人肝胆相照,可后来你却变心了……

这是李隆基对李嗣业说的,铸造这把陌刀的时候直接镌刻在了上面,说李嗣业背叛了他,天宝十五年的时候,李嗣业服从了李亨的征调,转身就去为李亨平定叛乱,说到底就是想让李嗣业念旧,进而把李嗣业争取到自己这边。

后面这句用刀子划上去的,则是李嗣业的回复了。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这话翻译过来大概是说,你为什么远贤臣而亲小人,用了错误的法度来治理天下?既然你把天下给玩坏了,那就看我纵马驰骋四方,为你踏出一片朗朗乾坤!!

看来,李隆基当时的责问还是让李嗣业动了恻隐之心,所以才死后将这柄陌刀用来陪葬,就是表明自己永远忠于大唐,至死不休!”

无双原本还听得津津有味,可后来却脸耷拉了下来,怒道:“好端端的一条好汉子,哪里来的那么多屁话,是非对错算个什么!”

说着,他狠狠一拍胸脯,对我说道:“惊蛰哥,你放心,我跟他不一样,以后你要是有了儿子,哪怕你做错了事,只要他敢冲你吹胡子瞪眼,我一刀就剁了他!”

我脸一黑,忍不住照着他脑袋上削了一巴掌,没好气的笑骂道:“咱不过就是升斗小民,好好凑合着过日子就行,哪来那么多恩恩怨怨生啊死啊的屁话,除了帝王家,你看平民老百姓家里,谁家是因为侄子骂了自己兄弟两句,然后当叔叔伯伯的直接一刀把侄子给剁了?”

无双腼腆的笑了笑,抓了抓脑袋,咕哝道:“我其实挺喜欢这把刀的……”

这就是屁话了,问东问西的,谁瞧不出你那点心思?

我睨了他一眼,便说道:“喜欢就拿走呗,自古宝刀配英雄,李嗣业也是一代人杰,他的宝刀尘封了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