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9,东汉初定(2/3)

作者:笑谈正说
费。

巴蜀军心大乱。

汉军向成都发动总攻,八战八捷,杀入成都外城。公孙述拿出所有的金银财宝,招募了五千敢死队。敢死队奇袭汉军,差点杀死汉军主帅。汉军主帅侥幸逃生,打算撤军,所幸被手下劝阻。汉军打起精神再战,三战三捷,打败了成都守军。公孙述战死。成都宣布投降。巴蜀最终被汉军平定。

打下陇西和巴蜀,光武帝基本恢复了汉高祖时期的版图。虽然距西汉鼎盛时期还有很大差距,但光武帝不想再打了。

原本隗嚣和公孙述都不想打,但他们主动出击跟光武帝争天下,光武帝不得不打。

北方的匈奴不断袭击东汉边境,但暂时威胁不到光武帝的政权,光武帝只守不攻,赶走了事。

凉州(甘肃、宁夏、青海境内湟水流域)的羌人作乱。光武帝派大将马援率军镇守陇西,剿抚并用,抓大放小。只要肯归顺东汉的羌人允许他们在内地居住。

匈奴跟羌人后来成为东汉隐患。但光武帝无力讨伐也只能如此。

光武帝迫切需要时间恢复国力。

破坏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最大杀手就是战争,规模越大,时间越长,破坏力越强。光武帝决定罢兵息战,恢复国内残破的经济。

光武帝在初定天下后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战后重建上面,除非万不得已绝口不提军事,不提用兵。

混战进行了十几年。你唱罢来我登场,城头变换大王旗。在铁蹄反复碾压之下,城市变为废墟,百姓变为白骨。混战结束后,中国已是满目疮痍,人口凋零。

新朝时中国人口将近6000万。战乱之后,“百姓虚耗,十有二存”。也就是说十分之八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刘秀将人口太少的县与其他县合并,把多余的官员裁掉节省开支。

光武帝让大批士兵复员,回家种地,娶妻生子。

跟他鞍前马后的将军们被封为侯回家享福。他们的军权被收回。光武帝没学刘邦“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但学刘邦“马上可以得天下但不可以治天下”。他给打天下的功臣们荣华富贵,但不允许他们改任文职,继续掌权。他改用儒生治天下,以仁德教化百姓。

光武帝本人就是儒生出身,中央大学的毕业生。他是历朝历代皇帝中学历最高的皇帝。

王莽学问虽大,但幼时家贫没有上过学,完全是自学成才,充其量算个高自考文凭。刘秀是正儿八经的名牌大学本科毕业。

光武帝的执政特点是“以柔道行之”,顺应民意,以柔克刚,实行宽松统治,比方说去除苛政、整顿吏治、提倡节俭、降低赋税。

恢复经济、恢复人口,最好的办法是轻徭薄赋,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光武帝恢复了西汉“三十税一”的纳税标准。

但给百姓减免了赋税,中央和地方**就得勒紧裤腰带。光武帝身体力行过起节俭日子。

光武帝吃穿用都非常简朴。人说他“身不穿华丽之服,耳不听妖冶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他下旨禁止地方进贡好吃的好玩的东西。

他在位期间从没盖过什么宫殿楼阁。他给自己盖的陵墓也是利用现成的山陵,占地只有两三顷地而已。死时还特意嘱咐要薄葬,所有随葬品都要用陶制,不用金银铜锡等金属。

在他的倡导下,各级官员都以节俭为荣。著名大臣董宣死时,家里只能拿出几石粮食办丧事。大司徒的妻子被人看到穿着布裙下田砍柴。

董宣就是著名的“强项令”。董宣做县令时将犯罪的公主家奴绳之以法,惹怒了公主。公主愤而向光武帝投诉。光武帝为了给公主找回面子,令董宣给公主磕头赔个不是。董宣宁死不从。光武帝令侍卫强摁他的脑袋。董宣双手撑地死不低头。

公主说你堂堂天子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