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8,昭王伐楚(2/3)

作者:笑谈正说
周昭王之所以如此肯定是想借讨伐楚国之机征服整个南方,进一步扩大周朝的版图。

周军南征势如破竹。南蛮部落望风而降。楚国也跑来谢罪。周昭王决定再给楚国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在得到楚君朝贡的保证后撤兵回国。

周军撤走了,楚国好了伤疤忘了疼还是不肯朝贡。周昭王大怒,三年后又亲帅六师前来讨伐。结果军队渡汉水的时候,“天大曀([y]阴沉),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对于天象异常,野鸡野兔都炸了窝,很多人倾向于发生了大地震。正在渡河的周军葬身汉水。

周昭王也不幸做了落水鬼。

有人说是当地人在周昭王的渡船上做了手脚。也有人说是桥塌了。甭管哪种死法,总之周昭王“伐楚不归”,“卒于江上”。

周昭王死了事小,六师没了事大。周王朝的军事力量一下少了一半。诸侯开始轻视王室。

伐楚失利被视为周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楚国击退周军威名远扬成为南蛮霸主。经过几代国君的不断扩张,楚国在蛮荒之地打下一片天,成为当地的大国、强国。并且楚国控制了南方铜矿产区,成为富国。

公元前977年——前841年穆王西征犬戎,与楚联合伐徐,又于涂山大会诸侯,作《吕刑》。共王、懿王、夷王之时,王室日渐衰微。厉王晚年好利,国人袭之。厉王出奔于彘。大臣周、召二公“共和行政”。

周昭王死后,太子继位,是为周穆王。

周穆王在历史传说中的段子比较多,是很多故事中的主角。

传说他有八匹骏马,日行万里,腾云驾雾。他驾着八骏拉的战车西征犬戎,一直打到天山瑶池王母娘娘他们家。恰好玉皇大帝不在家,周穆王便和王母娘娘发生了***。

据《山海经》的描述,王母娘娘“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仿佛《阿凡达》里的纳美公主。她有一只大青鸟相伴,更和纳美人的飞龙对上了号。

他们分手时以诗相赠。据《穆天子传》记载,王母诗云:“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之无死,问复能来。”穆王以诗相和:“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把古诗翻译成现代诗就是,王母:白云逐日飞,山川百转回,迢迢千里路,何时再相会。周穆王:且把相思储蓄,日日丝丝缕缕,留待执手相聚,更将本利双取。

两人诗罢洒泪而别。

他们的美好邂逅也被《史记》所记载:“穆王十七年,西巡狩,见西王母”。穆王的确西征过犬戎,但在西征期间见到的其实不是王母娘娘,而是新疆某部落的女酋长。

按照周穆王“西巡狩“的路线,他从甘肃、青海一直跑到新疆,最远到了中亚。周穆王被称为史上第一位旅行家。《穆天子传》被视为史上第一本游记。

周穆王之所以急急告别西王母,是因为国中有事。徐国带领东夷人已经打到东都洛邑。周穆王急着赶回去救火。

徐国是当前东夷最强的国家。“三监之乱”时,徐国曾参与闹事被周公打败。周穆王西征,国内空虚,徐国借机再次闹事,并且是带头闹事。徐国领着几十个东夷诸侯向西周发动进攻。据说前锋已进入陕西境内,直指西周的都城。

周穆王一面回奔,一面号令楚国出兵相助。楚军攻击叛军侧翼,周军正面反击。在两军夹击下,徐国落败而走,远遁南方。

从楚国肯听命于周穆王的情景看,周昭王的南伐是有效果的,并且周昭王不像是死在楚人之手。否则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周穆王也不会请楚国来帮忙。另外,周军六师可能没有在汉水全军覆没,只是周昭王意外落水同时有部分士兵遇难。否则周穆王没有实力西征犬戎,东伐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