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44,边患连连(2/3)

作者:笑谈正说


后突厥汗国是突厥人在漠北建立的汗国。突厥阿史那部落首领自称可汗,重建突厥政权。

695年,武则天任命王孝杰为朔方道行军总管,去抗击突厥人。

后突厥知道王孝杰的大名,不敢跟王孝杰交手,派人向武则天请降。

武则天乐得不打,封后突厥可汗为大将军。

696年,吐蕃开始反扑。

吐蕃宰相派他的弟弟率吐蕃军进攻临洮。王孝杰率军反击,在素罗汗山跟吐蕃军队展开激战。吐蕃人多,前阻后截,将杀败。

吐蕃军乘胜进逼凉州。凉州守军仓促应战,再次败在吐蕃军手下。

一败再地,威风不再。契丹人、突厥人趁机作乱。契丹人攻占了营州。突厥人攻陷凉州。唐朝边境狼烟四起。的防御和反击均以失败告终。唐朝进入最困难时期。

不给力,武则天只能使用外交手段摆脱困局。

她以和谈的名义稳住吐蕃,以便集中精力对付突厥和契丹。

吐蕃宰相要求唐朝把西域割让给吐蕃。武则天假言愿意让出西域,但有一个条件,吐蕃必须把青海还给唐朝。吐蕃自然不肯。两国因此展开外交拉锯战。

在与吐蕃谈判的同时,武则天设计离间突厥人和契丹人,以胡萝卜对付突厥人,以大棒对付契丹人。

武则天极力拉拢突厥人,表示愿意承认后突厥汗国,册封后突厥可汗为大单于。

在安抚突厥人的同时,武则天派王孝杰率军迎击契丹。

王孝杰率军17万北上,在东硖石谷与契丹军遭遇。

两军接战,初战告捷。契丹人佯败退入山中,诱敌深入。王孝杰不知是计,挥军急追。因为山路险隘,王孝杰只率少量精锐追进山去。追到一处悬崖边,契丹军突然杀了个回马枪,大乱。王孝杰在混战中不幸坠崖。失去指挥,被契丹军全歼。

主力听说王孝杰战败,不敢再进,退守渔阳。

契丹军乘胜进攻幽州。与之作战,屡战屡败。

武则天再派20万军队北上增援。增援部队进至赵州,听说契丹人南下,不敢接战,望风而逃。契丹人兵不血刃占领赵州,然后屠城示威。

如此怂包,武则天没办法只得请突厥人出兵助战。

突厥人同意出兵,但要求唐朝提供军事援助,诸如钱粮、铁器等。最重要的是,突厥可汗要求唐朝把之前归附唐朝的突厥人归还后突厥。

大臣劝武则天不要答应突厥人的要求,认为这是“借寇兵,资盗粮”。你把人口、物资都送给突厥人,等于把军队、粮草送给盗寇。

武则天不听。她也没有选择。战斗力大不如前,打一家都打不过,以一敌三更没戏。资助兵粮给突厥人,让他们去打契丹人,等于一石两鸟解决了两个祸害。

突厥人得到好处后出兵助战,趁契丹后方空虚发起突袭,一下端了契丹人的老窝。

正在跟作战的契丹人听说老窝没了,老婆孩子被掳去了,士气立马崩溃。归附契丹人的奚人趁机发动叛乱,跟联手夹击契丹人。契丹人在奚人和的夹击下全线溃退。

残余的契丹人和奚人一起投奔了后突厥。后突厥的兵马扩充到40万,势力大大增强。

北方战火渐歇,武则天转过头来对付吐蕃。

这时,吐蕃赞普跟宰相的夺权斗争已经进入白热化。

699年,吐蕃赞普趁宰相外出发动兵变,捕杀宰相同党两千多人,一举夺回大权,控制了吐蕃本土。宰相举兵反扑被赞普杀败,自杀身亡。宰相的弟弟率领残余投降了唐朝。

吐蕃因为内乱实力大损,对外扩张的势头没了后劲。

武则天刚想喘口气,后突厥又来找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