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45,钓鱼城之战(2/3)

作者:笑谈正说
劲上来不肯答应。

继续打了半年没打下来,蒙哥急了,亲临前线指挥。也许是他太靠前了,被守城的宋军流箭所伤(也有说“炮风所伤”),不治身亡。

主帅死翘翘了,蒙古人只得停止攻势,抬着蒙哥的尸首垂头丧气地撤回去了。

钓鱼城钓着了蒙哥这条大鱼,对南宋以至全世界都是一个好消息。旭烈兀和忽必烈率兵回国争位。西征和南侵被按下暂停键。

忽必烈得知蒙哥身亡的时候已经打到长江边上。蒙古人数次南侵都没打过长江。忽必烈不愿无功而返,打算打过长江拿下鄂州后再回去,一则完成蒙哥交给的任务,二则再立新功为自己竞选加分。

忽必烈派出敢死队冲击长江防线。宋军虽然有巨舰舰队防守长江,也没能挡住蒙军的进攻。忽必烈率军强渡长江,包围了鄂州。

宋理宗得知长江失守,大惊失色,一面调兵遣将去增援鄂州,一面打算迁都躲避兵锋。南宋皇帝都这德行,胆小如鼠。大臣们劝他,你一跑动摇了军心,局面可能就无法收拾了。宋理宗只得硬着头皮留下。

南宋副宰相贾似道率领援军进驻汉阳。

这时南方的蒙军已经洞穿广西杀至湖南。鄂州有腹背受敌的危险。

贾似道担心鄂州不守,派人去向忽必烈求和。他开出条件“愿割江为界,且岁奉银、绢各二十万”。忽必烈嗤之以鼻,说我们已经跨过长江了,你再提这条件还有什么意义呢?

割地纳贡已经满足不了忽必烈的胃口,他需要的是降服一个大国的盖世奇功。忽必烈一面围攻鄂州,一面准备分兵向南宋的都城临安(浙江杭州)进军,企图以武力逼迫南宋投降。

这时忽必烈的老婆托人给忽必烈带话:你再不回来,黄花菜都凉了!

蒙哥已经死了仨月了。蒙哥的七弟阿里布哥利用俩哥哥旭烈兀和忽必烈都没回来的机会积极拉票,同时暗中调动兵马,企图阻断旭烈兀和忽必烈回蒙古之路。

当时蒙哥的儿子年纪尚幼,有能力争夺汗位的人是蒙哥的一母同袍三兄弟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布哥。按战功旭烈兀最高。按人气阿里布哥最高。按军事实力忽必烈最高。三兄弟各有千秋,不分伯仲。如果阿里布哥抢先召开忽里台大会就任大汗,旭烈兀和忽必烈再想夺位就难了。

忽必烈无奈,只得放下鄂州撤兵而回。

南路蒙军当时正在围攻潭州(湖南长沙),得知忽必烈北撤,也撤围撤回。

贾似道在忽必烈撤兵后趁机收复了被蒙军占领的地区,然后向朝廷报捷,说宋军在他的英明领导和直接指挥下英勇奋战,不怕牺牲,成功地击退了蒙古法西斯的疯狂进攻。他隐瞒了私自求和的情节。

消息传来,举国欢庆!

喜出望外的宋理宗让全体文武百官代表他去郊外迎接贾似道的凯旋。

贾似道因为挽江山于即倒成为南宋的栋梁之臣。宋理宗任命贾似道为宰相,全权委托他处分国政。

再说忽必烈本想以战功为自己加分,没想到白耽误工夫一无所获。他感到自己在竞选中已经处于不利位置,如果通过正常程序选举恐怕没戏。忽必烈太想当这个大汗了。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在回国的路上随便划拉了几个王爷就宣布召开部落代表大会,并在会上推举自己为蒙古大汗。

阿里布哥气坏了,拒不承认忽必烈。他也划拉一些王爷召开部落代表大会,并在会上当选为蒙古大汗。

俗话说得好:一山不能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

蒙古这俩大汗当即撕巴到了一起。各候选人之所以都带兵回去参加竞选,就是为了文攻武卫,谈不赢就打。

对决的结果是忽必烈赢了。但是他赢了汗位,输了道义。蒙古四大汗国——钦察汗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