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7,弭兵之盟(2/3)

作者:笑谈正说
服了郯[tn]国(山东临沂郯城县),势力已经扩张到山东南部。在楚晋两军对峙期间,吴军攻入州来(安徽淮南)。州来是楚国的附属国。

吴国开始与楚国为敌,牵扯了楚国的精力。楚国暂歇中原争霸之心。晋国趁机恢复了霸主地位。

楚国为了专心对付吴国,重金贿赂郑国与之结盟。这个盟不是攻守同盟而是互不侵犯条约。楚国不想在他与吴国交战的时候侧翼受到郑国的威胁。郑国也不想整天提心吊胆地防备楚国进攻。两国就私底下达成协议。

但是楚郑结盟的事不知道怎么被晋国知道了。晋国趁郑国国君郑成公来晋国的时候把他扣留,然后派兵讨伐郑国。郑国国君被晋国扣留,国内群龙无首。郑国派人去向晋国求和。晋军主帅栾书竟然把来使杀了,以示不灭了郑国誓不罢休的决心。

郑国只能向楚国求援。

楚共王觉得对不住朋友,派子重率兵去救郑国。但是子重没有直接去救郑国,而是出兵陈国,然后往莒国打,也就是从河南东部杀向山东南部。这样的进军路线可能有几种企图,把晋军从郑国引开,把势力扩张到山东南部,切断吴国与中原的联系。

中原诸侯对战火重燃非常无奈。他们不仅恨楚国入侵,也恨晋国惹事。晋国诱捕郑国国君,杀死郑国使者,不接受郑国投降,这些事干得非常不地道。诸侯不肯出兵助战。

这时,秦国和白狄(生活在陕西一带的狄人)趁虚而入入侵晋国。晋国只能撤兵回援。

晋景公在各种压力之下,决定跟楚国讲和,罢兵息战。他让人给楚国传话,希望停战讲和。楚共王马上给与积极响应,派来使者邀请晋人去楚国进行和谈。晋景公派出谈判代表团跟随使者去了楚国。

在和谈期间,晋景公得病死了。他闹肚子蹲厕所,竟然掉进茅坑淹死了。堂堂一代霸主竟落得这么个结局。

晋景公的儿子晋厉公继位。晋厉公遵循晋景公和为贵的既定方针,致力于修好各国。

晋厉公会合诸侯讨伐郑国。此战不是为了争霸而是为了纠正先前的错误。晋国扣留了郑成公之后,郑国爆发夺位内乱。晋厉公出兵送郑成公回国复位,希望借此跟郑国和解。

郑国人听说郑成公回国,起兵杀了新君,迎接郑成公回国复位。晋军把郑成公送回国后也撤兵回国。

晋厉公试图恢复秦晋之好,邀请秦国国君秦桓公进行和谈。但秦桓公担心被晋国扣留,拒绝进入晋国境内。两国最终商定在边界进行和谈。

晋灵公和齐桓公各自带兵来到黄河两岸,各派代表渡河进入对方境内,去找对方国君会谈。两国虽然最终达成了和议,以黄河为界,互不侵犯,但是常年敌对形成的戒备心理和不信任感并没有消除。和议很快就被破坏。

与秦国讲和之后,晋厉公没了后顾之忧,出兵讨伐狄人。狄人毫无防备被杀得大败。

秦桓公认为自己被晋厉公利用和愚弄,与狄人合谋,准备讨伐晋国。墨迹未干的和议于是就变成一张废纸。

公元前579年,楚晋经过一波三折旷日持久的谈判终于达成和议。

晋厉公跟楚国的公子在宋国举行会盟,史称弥兵之盟。两国约定互不侵犯,一致对外,扶危救困,赈灾平乱,违背誓言,人神共诛。

晋楚停止争霸,平分霸权,共同主持中原事务。中原诸侯也派出大夫参加盟会,同意奉晋楚为共同霸主。

晋楚几十年的争霸战最终以和局收场。这对中原诸侯是幸事,对晋楚来讲是无奈。两国势均力敌并且各有各的后顾之忧。晋国后面有一个秦国。楚国后面有一个吴国。后方不稳无法集中精力进行争霸战。晋楚都急需腾出手来巩固后方。

秦晋自崤山之战后一直战争不断。秦国勾结狄人轮番侵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