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20章 听天命(2/4)

作者:未知
不可否认,《侏罗纪公园》、《木乃伊》、《黑衣人》等电影给相关制片公司带来了异常丰厚的利润,但我们也绝对无法忽视《割喉岛》、《未来水世界》、《绝岭雄风》、《幻影英雄》这些大预算影片的失败,给投资人和制片公司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割喉岛》的惨烈失败,更是直接导致年还很弱小的萤火虫影业对迪斯尼集团蛇吞象般的大兼并。”

“而今年,在大制作影片上无往不利的萤火虫集团,似乎也要伴随着《泰坦尼克号》史无前例的2.15亿美元投资,遭遇一如1912年那般的‘史诗级灾难事故’。另一方面,主打中低成本制作的新线影业、米拉麦克斯等电影公司,却凭借谨慎而稳健的制片策略,悄声无息的展壮大,蚕食电影市场份额。”

“特别是新线,这家萤火虫集团的子公司,凭借与《泰坦尼克号》不相上下的全年制作预算,撬动了全球过1亿美元的票房。截至12月第一周,北美1996年度累计59亿美元的票房中,新线的票房份额达到7.8%,这一比例几乎与索尼影业、派拉蒙影业这两大老牌电影公司不相上下。”

“作为一个创意性产业,好莱坞当然必须要通过一些高预算的投资项目,实现对电影制作手法、特效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和探索,以达到给观众提供更加优秀的影视内容的目的。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进行反思,或许,好莱坞需要再次回到巴里·迪勒先生曾经提出的‘帐篷杆理论’策略当中,以少量重磅炸弹影片为帐篷杆,撑起大量担当‘幕布’的中低预算影片,这才是好莱坞电影公司最正统的生存之道。反之,如果一家电影公司想要仅仅只依靠几根‘帐篷杆’存活,忽视了‘幕布’的存在,可以想见,当‘风雨’袭来,场面将是多么凄惨。”

《好莱坞报道者》的这篇文章表后,大批媒体开始纷纷附和。

艾瑞克人在纽约,却也第一时间看到了这篇文章。

虽然他最近也对萤火虫最近几年的展轨迹有所思考,但对于这篇文章表达的观点,艾瑞克依旧嗤之以鼻。

大制作电影盛行几乎是好莱坞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这种类型的电影不但拥有天然的强大影响力,而且,诸如《侏罗纪公园》等类型的电影,不但能够带来票房、录像带和电视播映权的丰厚利润,甚至还能够形成涉及到周边玩具、电脑游戏、专营授权等一整条盈利丰厚的周边产业链,这种潜在的商业回报是中低成本影片无论如何都无法比拟的。

大部分中低成本影片即使在票房上获得成功,其商业利益挖掘往往也止步于录像带和电视播映权,而像《绝地战警》、《尖峰时刻》这样拥有续集开潜力的中等成本制作,在第一部获得成功之后,续集的制作预算毫无疑问将会翻倍上涨,不可避免地进入大制作电影行列。

无论外界媒体如何评说,无论萤火虫管理层心情是多么忐忑焦躁,无论好莱坞其他电影公司是多么幸灾乐祸,《泰坦尼克号》的上映日期依旧一天天临近。

最后一个星期,《泰坦尼克号》在萤火虫集团旗下的电视网开启了更加密集的预告片轰炸,北美各大主要城市的醒目地标位置也开始竖起《泰坦尼克号》的巨幅海报,卡梅隆、小李子和瑞切尔·薇姿等电影主创纷纷登6北美主流的脱口秀节目,艾瑞克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泰坦尼克号》的最后阶段宣传,每天在南安普顿也几乎要花两三个小时时间,与萤火虫管理层、行部门和主创团队进行各方面的沟通。

12月19日,圣诞档第一周的票房数据粗略统计出炉,这一周上映的两部新片《星际迷航·第一次接触》和《甜心先生》,分别取得了43万美元和24万美元的周票房,按照两部影片的票房走势,并不会对接下来上映的《泰坦尼克号》造成太大影响。即将与《泰坦尼克号》同期上映的喜剧片《火星人玩转地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