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章 新市长(2/3)

作者:未知
的,改革,眼前这种错综复杂局面实在是棘手之极,揉了揉有些发胀的额头,付启立叹了口气,好在前任把国有企业的破产问题解决了,算是在一片黑暗中留了一束微光。

“小高,说说这家香格里拉企业的情况。”付启立暂时把恼人的国企问题扔在脑后。

所谓经济增长无非是开源与节流问题,在国有企业亏损的情况下,盛京市如能找到顶替国企的新财源,依旧可以保持经济增长。

“这家香港香格里拉(中国)发展有限公司是今年新成立的企业。”高飞脸色古怪的说道。

“哦?新企业。”付启立微微皱了皱眉头。

“不过这家企业的关联企业市长您一定听说过。”高飞赶紧说道:“香港远嘉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总价值二十多个亿的大合同,即使刘长河高调炒作辽东半岛号通车,刻意给租赁合同打掩护,但也足以震撼所有的知情人了,盛京路局就在盛京市的地面上,这么大的消息市政府若是不知道简直就太过失职了。

虽说梁远在租赁25客车编组时和盛京铁路局的合作是以深圳联合银行的名义进行的,香港远嘉投资藏在了幕后,但对与付启立这个级别的官员来说想了解内幕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梁远背景简单一查便知,宁老常年在盛京居住,对于盛京本地官员来说只要稍微用点脑袋,两个小丫头的来历也不难得知。

梁远之所以现在还能悠哉悠哉的无人来烦,一个是两个小丫头参与其中,掂量完身份后还敢上门砸场子的都在北平、吴淞混呢,混盛京的目前是一个都没有,还一个就是从事的行业过于封闭,无论是燃气轮机还是铁路机车、车底专业性都是极强的,相关行业都是自成体系。

本溪好歹还有个南芬矿务局和北台钢铁厂能和东北机车厂扯上些关系,而高起点的李远玲和梁海平根本看不上盛京市的工业加工水平,加之暂时没有产能方面的压力,大部分零部件都是车厂和科技园自产,少部分也通过王卫国的部队渠道顺利解决了,因此盛京市地方政府就算有什么想法也只能干瞪眼。

“哦!和盛京铁路局签了四年二十亿租赁列车合同的香港远嘉投资?”付启立的声音抑制不住的高了起来,在盛京市内让付启立感兴趣的企业,东北机车厂和南湖科技园都是其中之一,从一九七八年开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基本是268同志每年必提的重点谈话,可惜的是中央提倡归提倡,限于国力有限在实际工作中除了政策上有一定倾向性,资金上的倾斜仅能集中到有限的行业和大型中央直辖企业中,而铁路设备制造和燃气轮机制造哪怕在新世纪也是彻头彻尾的高端制造业,高科技含量十足,只是面对封闭在铁路和航空领域的车厂与科技园盛京市政府根本没有打交道的借口,这回也算是机会难得。

看着秘书重重的点头,付启立暗想这家企业到是深悉低调之道,和现在许多企业恨不得把一百万吹嘘成一千万的风格大大不同,不过这家企业也够狡猾的了,明明是国内企业跑到香港转了个圈,华丽的转身变成了港资企业,名正言顺的享受起二免三减半之类的外商优惠政策,单单这份眼光整个盛京市也没有几个。

“他们想投资哪个行业?”付启立语速急促的问道。

“在五里河地区兴建一家大型室内嬉水乐园和配套的酒店式公寓,预计投资规模大约在两亿左右。”高飞说道。

“室内嬉水乐园、公寓式酒店。”付启立重复了一遍这两个新名词。

“详细的材料香格里拉公司暂时没有提供,市招商办同和平区政府知道的不多。”高飞知趣的解释道。

“通知王副市长,今天下午的各部门联席会议我若迟到就由他主持会议,提醒我中午提前二十分钟到和平区。”付启立说道。

“我记下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