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5章 传说中的新机型(1/4)

作者:未知
请牢记

地址

宁雷所说的打猎时间没有半点的虚言,对于没有雷达,只有简单的光电瞄准设备的苏22战机来说,在离开了地面引导和米格23战机的指挥下,茫茫的大海上和瞎子基本是没什么分别的。【无弹窗小说网b】

不过越南当局敢于出动如此规模的机群,并把苏22机群单独仍在米格23大队的后边,也和共和国舰队登陆南子岛有关,对于苏22甚至米格23来说,在茫茫大海上找一只满地乱跑的舰队十分困难,但寻找一个固定不动的岛屿还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在中国海军放下了数辆两栖坦克和登陆艇之后,舰队是不可能远离南子岛附近海域的,因此越南人的如意算盘就是以南子岛为基点,在守岛部队拖住中国登陆部队的同时,也就相当于拖住了中国海军舰队。

这样苏22只需在固定的小范围内搜索,其电子设备简单的缺点将会被大幅的弱化,小心谨慎的越南人为了达到重创中**事力量的目的,甚至派出了24架米格23在南子岛空域保证制空权,算上12架苏22攻击机,越南人在控制战争规模上打了一个大大的擦边球,一次性出动36架战机,只需在多上4架就是一个满编完整的苏制飞行团编制了。

从作战计划上看,六个小队的米格23战斗机次序投入战场,就算不能马上夺取制空权,拖也能把远道而来的14战斗机拖没油,而苏22在后方视前方空情决定下一步的行动。这种稳妥的作战计划并无太大的漏洞。

整个八十年代,世界军事思想都在极速的转变之中。在海湾那场摧枯拉朽般的战略战术表演之前,所谓的高科技战争一直处于争论之中,从朝鲜战争空战进入喷气机时代算起,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空中战役只发生了四场半。

朝鲜空战、越南空战、中东系列战争、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历次冲突,而那半场则是目前打得如火如荼的两伊空战,之所以把两伊空战当成半场,还是因为交战双方的战术思想老旧。

两伊战争被国际军界誉为拿着现代化武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两伊空军不管什么机种都被当作前线火力支援机来使用,再加上双方的战报全是泡沫,想还原一场真实的空战是相当的困难的,因此对军事理论发展的建设性参考不大。

在四场大规模空战之中,传统的视距内格斗都占有统治性的地位,甚至连开启了战争高技术时代大门的叙以贝卡谷地之战,双方也是以视距内的格斗为主。

历次大规模空战中的冲突双方。都是在大量路基雷达或是预警机的支持下进行作战,战场的透明度相对较高,像宁雷这种在双方都无大型雷达支援的情况下,奔袭千里后大规模使用远程空空导弹,以超视距作为主要攻击手段的战例从没发生过。

传统的军事视点,使得越南军方对共和国的空军实力和战术能力产生了极为致命的误判。对于倒霉的越南人来说,北面的那个家伙已经和自己下了许多年的中国象棋,就算做不到知根知底,但大约怎么回事还是心中有数的。

打死越南军方也想不到,梁远一脚把正常的历史踹进了岔道。共和**方悄悄的把中国象棋的棋盘和规则换成了国际象棋,当越南人还按照老思路顶跑、跳马、出车时。对面通杀棋盘的皇后已经满天飞了。

宁雷利用14战斗机的自身技术优势,以海面的特混编队甚至自身为诱饵,采取的战术核心却是真真正正的围点打援模式,可以说通过种种战术上的种种佯动,宁雷把14战斗机的综合水准发挥到了极致,对于一场中等烈度的冲突来说,技术上和战术上所积累的优势完全可以起到颠覆整个战局的作用。

—7攻击机所装备的/-126()雷达虽说不错,但那是指对地攻击时的作用,在对空时不比米格23所装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