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六章 击破瓦剌——郭登(1/2)

作者:徐夏半生
郭登,字元登,濠州钟离临淮人,明朝名将,武定侯郭英之孙。自幼博闻强记,喜谈军事,成祖时授勋卫,相继随兵部尚书王骥、黔国公沐斌征麓川、腾冲等地,累授都指挥佥事。土木之变后,瓦剌太师也先挟持英宗至大同城边,企图诈开城门。郭登设计诱敌,迫使也先退兵。次年,于沙窝、栲栳山连破瓦剌军,以功封定襄伯。英宗复辟后,先掌南京中军都督府事,旋即遭言官弹劾,远贬甘肃。宪宗即位后被恢复爵位,被授为甘肃总兵官,此后入朝掌中军都督府事,并提督神机营、十二团营等。

郭登,年幼便聪颖出众,七岁时,读书过目成诵,十岁时,便能做文章,等到长大后,博闻强记,擅长议论,喜欢谈论军事。跟随兵部尚书王骥南征,参与第一次麓川之役,王骥举荐郭登作为副手,分兵镇守临安,郭登传檄召来当地少数民族的酋长,宣扬朝廷的威德,酋长们服从,争相向郭登献上财物,郭登全都推辞,此役后,郭登因功升任锦衣卫指挥佥事。

朱祁镇受宦官王振蛊惑,下诏亲征瓦剌,郭登奉命随从护卫至大同府,被超拜为都督佥事、参将,辅助广宁伯刘安镇守大同。成国公朱勇等战死于鹞儿岭,英宗及群臣仓促商议回师之事,郭登向随行的阁臣曹鼐、张益建议从紫荆关回师,但王振为炫耀乡里,唆使英宗从居庸关回师,绕道怀来土木堡,为瓦剌太师也先击擒,史称“土木之变”。

当时,郭登留守大同,督率军民严加守御,瓦剌军久攻不下,也先遂以英宗为要挟,令大同守军出降,郭登紧闭城门,并密谋派壮士劫营救驾,因敌军防守严密,未能如愿。英宗被掳后,由其弟朱祁钰监国,进授郭登为都督同知、大同副总兵,旋即命他接替刘安任大同总兵官。不久后,郕王称帝,即代宗,也先进攻北京,郭登准备率领所部赴援,先派人持蜡书疾驰入奏。待到奏疏抵达北京后,兵部尚书于谦等指挥的北京保卫战已经结束,瓦剌退去。朝廷优诏褒奖郭登,进升他为右都督,郭登预计京营军队初建,战力不足,不可轻用,于是奏陈十多件关于用兵方略的事务。

景泰初年,郭登侦知敌寇行踪,遂率八百骑兵跟踪掩袭,于沙窝一战大破瓦剌军数千骑,追至栲栳山,斩首二百余级,夺回人畜弓械以万计,明军士气为之大振。代宗封郭登为定襄伯,并赐诰券,加封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食禄一千二十石,允许子孙世袭爵位,其后,瓦剌屡次来犯,均被郭登击退。

也先率兵数千挟持英宗至大同城边,声称送还圣驾,要郭登开门迎驾,郭登与同僚设计,乘机救驾退敌。也先挟持英宗至城门,觉察情势不妙,急忙挟持英宗退兵而去,由于郭登御敌有方,瓦剌屡次入寇均难得逞,不得不将英宗送还。大同镇守太监陈公嫉妒郭登的战功,正巧有人揭发陈公贪财受贿,陈公怀疑是郭登指使的,于是与郭登构怨。代宗对于谦说道:“大同是我国的屏障,陈公与郭登关系如此,怎么能守得住呢?”便派右监丞马庆接替陈公,郭登越发感奋。当初,也先想攻取大同作为巢穴,所以屡次来攻。可是每至必败,有的一营中几十人不能返回,敌军被慑服,才有送回英宗之意。英宗被迎回后,代王朱仕壥赞扬郭登有功,请求降旨奖励慰劳,兵部则说郭登已被封伯,此事才作罢。

郭登以年老有疾为由,请求退休,推举石彪代替自己,并且请求让其子郭嵩宿卫宫中,代宗任命郭嵩为散骑舍人,不允郭登辞任。当时边患刚息,郭登悉心安排,想让公正廉明的有为者与他共事,于是上奏弹劾在大同的都御史沈固办事不力,建议让礼部尚书杨宁、河南左布政使年富接替,他又上疏称大同既有御史,又有巡按御史,佥都御史任宁应只任宣府巡抚,代宗全都允准,命年富接替沈固任职,而召回沈固和任宁,同年秋,郭登因病应诏回京。郭登刚到大同镇时,能作战的士兵才数百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