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81章人口(3/3)

作者:葡萄无牙
群岛和莫桑比克地区,香格里拉及太平洋群岛较少。

白人中德裔公民数量居首,总人数达到38.22万人,形成了数以百计的德裔公民聚集街区,小镇和牧场群,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德裔学者,法律界人士,军界人士和商人,在乡镇以牧场主和种植园主居多,普遍较为富裕,信仰虔诚,受教育程度高。

爱尔兰裔公民列第二,总人数26.67万人,这些爱尔兰裔公民不愿与英国人并列,所以单独计算。

意大利裔公民列第三,总人数19.87万人,七成以上都位于索马里虎门市及周边地区。

葡萄牙裔公民位列第四,总人数14.7万人。

英国后裔总数6.97万人,排位第五。

花旗国后裔总数4.31万人,排位第六。

法国后裔总数2.6万人,排位第七。

其他就是来自欧洲及西亚各国后裔,全都是取得了帝国公民身份的人口,涉及十几个国家,因为数量较少就不一一列入。

统计数据显示;

大洋帝国拥有117个民族,以占据社会主流的87.62%唐族为主,仅亚、非洲及太平洋诸岛屿土著民族就有82个,白色人种民族32个,还有琉球民族和越族,呈现出民族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特征。

这对丰富大洋帝国民族构成,交流文化,建筑和教育成就极为有利,帝国内部不凡独具民族特色的城市,随便列举一下就有很多。

比如;充满葡萄牙建筑特色的莫桑比克岛,独具英伦建筑特色的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充满荷兰建筑特色的三马林达,浓浓德国建筑特色的凯恩斯,具有浓郁意大利建筑特色的虎门,汇及各国建筑风格之大成,尤其具备法国建筑特色的红河谷,都是民族融汇的具体表现,在城市建筑上体现的非常明显。

大洋帝国是个标准的移民国家,随着人口基数迅猛攀升,对移民人口的承载力相应的变大,呈现出昂扬向上的发展势头。

这符合移民国家的普遍规律,那就是经济活力高,发展底蕴强,潜力大,具备很强的塑造性,这是传统而保守的欧洲国家拍马也赶不及的优势。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