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55章 赵桓不是逃跑,赵桓是去守国门!(求订阅,求月票)(2/3)

作者:大罗罗
枢、赵不求拿下占城国的大占海口,并且大破大南国(越南当时的正式国号)的“十万大军”后,大南、占城、真腊、三佛齐这四国就慌了,生怕大宋进一步在南洋发展壮大。于是这四国就开始抱团取暖,结成了反宋联盟。

但他们四国结盟之后,还是觉得实力有点不足,于是就拉拢了大理、蒲甘这两个南方陆上的强国,又找上了西洋霸主天竺朱罗国和海上贸易强国大食国一起加盟,凑成了一个八国联盟。

有了八国联盟当后盾,大南天子李阳焕当然底气十足,嚷嚷着要汇“八国天兵、北伐吴贼、饮马长江、问罪洛阳”。不仅要灭赵桓,连从来没惹到他的赵楷也要一起灭了......

看见底下人都无语了,赵桓马上就拿出了乾纲独断的劲头,大声下诏道:“传朕旨意,全军登船开拔......先过长江,再入运河,南下明州!”

从瓜洲南下明州有两条水路可走,一条是沿着长江一路向东,出了长江口后再走海路。

另一条则是过江之后走南运河,经过镇江、常州、平江、秀州、杭州、越州,最后抵达明州。

出长江口走海路去明州当然是比较快速的,但是走海路的风险比较大,而且也不是随便什么船都能出海的,运输量肯定不如走运河。

而且走南运河沿途经过的镇江、常州、平江、秀州、杭州、越州都是富得流油的好地方。

为了维持跑路队伍的秩序,赵桓当然不会下令放抢,但是沿途各州府县的官库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些官库当中怎么都能有几百万贯。

当然了,赵桓也不会带着铜钱跑路(铜会带上不少),而是会全部换成丝绸、瓷器、茶叶、铁器等等物资。这些东西在东南不怎么贵,到了两广和南洋,那可就值钱了。

而这么跑路的速度当然是比较慢的,属于“慢跑”,但是“笨鸟先飞早入林,慢跑先行早到点”嘛,早点跑路,还是可以逃脱赵楷、岳飞等人的追捕的。

......

赵桓开始踏上“慢跑”之路的时候,一路疾行跑路的张所,已经领着万余败军跑回了金陵城!

出兵的时候是五万,回来只剩下一万三千余了......当然不是被赵楷打没了三万七。实际上铜陵一战根本没有真打,挨了不到一刻钟的炮轰,李纲、张所就开始组织撤退了。等到李世辅指挥部队跨江登陆的时候,他们俩已经带着部队踏上撤退的道路了。

但是因为李纲、张所之前在向铜陵进军的途中分了兵,所以要收集部队不是很容易,再加上跑路的时候难免有掉队的、开小差的,所以跟着张所到达金陵的,也就只剩下一万三千余人了。

另外,还有几千人正提心吊胆的在金陵城外的长江岸边布防,还李纲还带着一两千骑兵在后面收拢掉队的兵士和从沿江各处据点中撤出来的人马,最后总也能收拢到一万多。

也就是说,这场瞎胡闹一样的出兵,都没好好打,就散掉了小两万人......这用兵的水准也真没谁了!

不过......金陵市民依旧情绪稳定!

金陵新、旧两城内的市面也依旧繁荣,连物价都保持平稳,没有发生什么恐慌性的抢购。

和李纲、张所他们离开时少许有些不同的是,金陵城内的民兵已经被动员起来了,城内、城外不时可以看见一队队披着纸甲,扛着长枪、弓弩,往来巡逻的壮丁。

金陵新城、金陵老城、幕府山城、钟山堡垒等处,也都已经设了防。

这金陵城看起来还真的能支撑一阵子......可是皇宫里面的那位娘娘,真的有决心抵抗吗?

稍稍感到一些安心,但同时又满腹狐疑的张所将部队带回军营后,就马上入宫去见朱琏了。

当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