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二章 新.隆中对(2/3)

作者:脑疯
不会起疑心么。”

“有道是人多嘴杂,瞒得了一时,还能瞒得了一世吗?你就没想过要一劳永逸的把这事解决了?”

马宝皱着眉头,在账内转了几圈,道:“你的意思是说,让我族兄投靠吴三桂?可是吴三桂如今自己还在清营啊,你这说的,也太没边际了些。”

夏国相笑了笑,转身从身后的箱子中拿出两样东西,放到了马宝的手中。

马宝接过来一看,却是一张邸报和一封信件。

邸报是大明那边印的,上面被夏国相用趣÷阁画了些圈子。写的是大明弘光皇帝,诰敕吴三桂为蓟国公的事。

另外一封信件是江北四镇的刘泽清写给吴三桂的,里面的内容大致是让吴三桂效仿苏秦佩六国相印,自设藩镇。不过这封信上没有印信,应该是旁人照着原信复写下来的。

马宝看了邸报,不由惊讶道:“这么说,吴总兵现在是国公爷了?”

夏国相微笑着点了点头,虽然建虏早就册封了吴三桂为平西王。但是这大明朝三百年正统江山,早已在众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

而建虏在一年前还在关外的苦寒之地饮毛茹血。如今连半壁江山还没有占到,就在潼关吃了败仗。

所以在此时众人的心目中,这大明朝正式诰敕的国公爷,跟建虏封的那种便宜王爷,是完全无法相提并论的。

夏国相又展开地图,对马宝道:“你是领军的将军,这些年也打了不少仗,我就简单的跟你算趣÷阁帐吧。以你的经验,你说过几天的长安之战。这胜负如何?”

对这军国大事马宝不甚明白,可是论起打仗来,马宝却不是外行,凝思了一会,道:

“这一年我大顺对上建虏,可谓屡战屡败。所以两军还没相逢,这士气上就弱了一成。而兵力上又相差仿佛。如果按正常推算,我们可能要弱上阿济格一些。”

“不过潼关大胜,而且刘爷又新得了大侠的神器。虽说战场上凭的是大将的战阵之法,但这神器非凡,个人武勇却也不能不算在内。所以如果按我的推算,胜负大概是五五之数。”

夏国相点了点头,继续道:

“我们俘获的这个虬髯汉子,怀揣潼关城主的令牌。我想即便不是关宁大侠之主,却也一定是关宁军中数得着的人物。如今落难于此。于我们来说不亚于秦异人的奇货可居。”

“由他引荐,也不怕吴帅不信我们,如果我们在大战之时,带着本部人马,当着两军的面,突然临阵易帜,投降了吴大帅。你说这胜负之数又该如何呢?”

马宝沉吟道:“这......两军对阵之时,势均力敌。哪怕稍有变数,都会影响整个战局。如果在临敌之时,有人马阵前投诚,可是最伤士气不过。到时候顺军必然大乱,恐怕这胜负......”

夏国相继续道:“是的,如果我们阵前易帜,这大顺军必败。然而对于大顺军来说,如果这仗一旦打败了,后面就是长安城,可谓退无可退。接下来大顺国就是覆国之祸了。”

马宝吓了一跳,道:“这......这......你图谋这些,是要报复刘宗敏么?”

夏国相咬牙道:“这刘宗敏将我掠至军中,却又看不起我。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驱使我如猪狗一般。我即便是报复于他,却也不为过。”

“不过若说这次谋划是为了报复他,却也未免太抬举他了。我的这一次谋划,却是为了我们的大业,也是为了你的族兄啊!”

“我且问你,如果建虏这一战夺了长安,下一步又该怎样?”

马宝想了想,道:“建虏夺下长安之后,虽然灭了李自成,但是这潼关却还在关宁大侠的手中,所以建虏还会继续出兵,去攻打潼关吧。”

夏国相点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