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46章 进展顺利(2/3)

作者:零点浪漫
及靠岸的运马船。这些精心饲养的战马在海上多待一晚,哈鲁恭都觉得心疼,所以天亮之后便立刻张罗着安排让战马先登岸。好在这批战马中途在舟山群岛休养了数日,此时的状况倒是要比当初刚到舟山的时候还稍好一点。

以哈鲁恭的经验来看,这些战马只需休息个两三日,多补充一些精料,就能将体力恢复到比较好的状态,届时不说上阵打仗,至少外出执行一些侦查任务肯定没问题。当然,眼下的当务之急除了让战马尽快上岸之外,还有一件很紧迫的工作就是组织人手搭建马棚。

关于这件事,哈鲁恭并不打算向钱天敦或王汤姆借人,他准备都交由自己的手下来完成。这倒不是哈鲁恭知道陆军都在忙于卸载生活和作战物资,兴建营房等基础设施,而是这马棚的大小、空间、照明、通风、清洁等等都有专门的要求,让外行人来弄他还真不放心。而骑兵营的士兵都是他一手一脚带出来的亲兵,不光会养马、驯马,连搭建马棚这种粗活也一向都是亲力亲为,个个都是多面手。

昨天先期登陆的部队已经按照哈鲁恭的要求,在岸上用碗口粗的树木临时搭建了数个露天马圈,供骑兵营临时放养马匹。今天骑兵们将战马和驮马按编制集中到马圈里之后,便各自领了斧刨凿锯等工具,临时充当起木匠,开始在哈鲁恭挑好的地方修建半永久的马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防部这次所挑选的北上部队几乎都在出发之前接受了短期的工程营造培训,这样建设部就不用再征调大量工匠随部队北上,只需出少量的技术人员充当工头,通过指挥士兵们去完成基建工程就行了。而数千人在这里驻扎所需的基建设施着实不少,所以就连海军和特战营也必须要分出一部分人手,临时加入到劳工队伍当中,参与修建营区和码头。

国防部事前已经联合建设部对芝罘岛的初期建设进行了规划,码头区主要集中在芝罘湾北部、芝罘岛东南海岸,而紧挨码头区的便是规模颇大的军营驻地。驻地的设计可并没有按照此次北上的部队规模来,而是直接规划了可供两万人居住的营区。当然这营区也并不只是军用,其中一部分依山而建,将作为之后吸纳安置移民所用。

海汉花费如此之大的心力在胶东半岛设置据点,其中一部分的功用也是为了就近从登州府这个战后尚未完全恢复社会秩序的地区吸纳难民。海汉自己来操作,总归是要比以前将此任务交给中间商去做能省下不少费用,而且以海汉自身的能力,吸纳移民的速度应当会比那些半吊子的牙行海商要快得多。

事实上在王汤姆从三亚出发的时候,就带了大量已经制版印刷好的告示和传单,内容大致便是告知民众,如需粮食赈济或其他生活物资,可自行前往登州府芝罘岛向南方来的善丈人翁领取。只待海汉军在这里站稳脚跟之后,骑兵营便会带着这些资料去附近村庄城镇散发张贴,不管是想贪便宜还是真要谋条生路的人,海汉都会有相应的处理策略。总之是先设法将消息传开,应当能吸引不少在战后失去生产资料,无法再通过劳作养家糊口的可怜人。而一旦有了口碑和规模效应之后,从华北地区长期吸纳移民也就指日可待了。

不过这么大的营区,显然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所以初期还是以建设兵营为主,尽快解决北上部队的住宿问题。这个季节温度还过得去,住在帐篷里也无所谓,但三四个月之后如果没有具备供暖设施的居所,那芝罘岛的冬天绝对将会是南方出身的将士有生以来最大的噩梦。招揽的移民还可以用船运到南方去,但驻扎在这里的部队可没法再随意撤走,军队的需求必须要首先得到满足。

所以在芝罘岛兴建的营房,不管是民用还是军用,其工程量都会因为保温和供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