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57章 无用信息(2/3)

作者:零点浪漫
人员不会超过五千人。但这其中步兵、骑兵、水兵及炮兵等多个兵种的构成和部署情况,后金方面也并没有掌握到相关信息,也很难由此推断出海汉在辽东地区的军事规划和作战方案了。目前通过数月来不断的交战所得到的信息,多数是战术层面,在阿济格的刻意隐瞒之下还不甚全面,而且海汉军也未必使出了他们的看家本领。所以最为重要的军事情报,能够为耿仲明指挥作作战提供的参考却是最少的。

但耿仲明并不是如阿济格一样的单纯武夫,他看待这些问题的角度倒是要更高一些。他认为战争只是海汉人实现其目的的手段,找到其发动战争的原因或许才能解决当前的困境。而这相关的信息,或许与地峡防线的海汉军部署状况并没有太直接的联系,反倒是很有可能隐藏在那些原本就公开的信息当中。

耿仲明提出了这个思路之后,他手下的军师在整理信息的时候就能有更多的针对性了。特别是海汉近年来疆域版图的变化过程,很快便在这帮人检索情报时引发了关注。

根据资料显示,自海汉纪年1628年起,也就是大明崇祯元年,后金天聪二年,海汉便从南方的琼州岛上向外开始扩张。从那时起海汉向北扩张地盘的步伐便从未停下,自两广到福建,再到浙江,连年向北进军,前年抵达山东,去年年底终于踏足辽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考虑到海汉每到一年都几乎是使用武力打开局面,持续了八年不断向北发展控制区,就相当于在海外战场连续打了八年的仗,期间消耗的军费和资源恐怕已经难以计数。这样的举措显然不是海汉高层一时兴起的决定,必然是其举国上下同心协力才能达成的局面。而一支连续打了八年仗,迄今未闻败绩的常胜军会有多么可怕,似乎已经在辽东的战场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如果从海汉过往几年的对外扩张史来看,踏足辽东大概就是其既定方案中的一步而已。耿仲明在拿到手下递送来的资料观看时,甚至在想辽东这地方即便目前不是后金占领,海汉极有可能也还是会动手硬抢,毕竟这种事他们在山东、浙江都已经干过了,而当地的官府和驻军对他们的这种入侵行为似乎也并没有采取过什么行之有效的驱逐措施——至少从手头上的情报来看是这样的。

耿仲明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思路是对的,海汉人从琼州岛一路北上期间,在战场上对决过海盗、明军、西方番人、武装海商、地方民团,几乎是见谁打谁,挡路者死。对于海汉人来说,似乎没有什么明确的敌对阵营,他们只是按部就班地踢掉了每一块出现在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而后金,大概就只是他们眼中一块新出现的绊脚石?

如果不是这样,耿仲明也想不出还能有什么理由让海汉国跨越数千里派兵到这里来,跟过去无冤无仇的后金开战。

按照海汉过去的做法,都是武力开路,然后商贸手段迅速跟进,最终还是会选择和平共处的方式来结束战争。但辽东这边的情况,显然海汉人还并不打算要结束与后金之间的战斗,也从未表示过任何停战和谈的想法和意愿。耿仲明先前便从海汉在辽东的兵力投放上判断对方不可能要打一场灭国之战,所以目前的战斗终究都会告一段落,只是结束方式还未尝可知。

“是不是该派人到海汉那边去探探口风?”耿仲明心中闪过了一个很大胆的想法。但这也仅仅只是想想,并不能立刻付诸实施。他虽然有指挥作战的权限,但可没有决定是否要与敌人和谈的资格。阿济格或许有这样的资格,但这个性格暴躁的莽夫就算撞到铁板也是不会回头的,必然会将战斗作为唯一的解决办法,耿仲明也不指望他能松口改变态度。

耿仲明不敢擅自做主,但又不想放弃了自己好不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