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90章 迎头痛击(2/4)

作者:零点浪漫
没有冒然让骑兵向海汉阵地发动冲锋,而是很耐心地在外围先架设炮位,并且位置离海汉阵地上的炮台相当远,几乎处于其火炮射程的极限了,看样子也是做了颇具针对性的准备。

“老钱,你发现没有,清军每过一段时间,他们的战术就会有一些调整……或者说进化可能更准确一点,我们想要依靠传统的战术对付他们,难度是越来越大了!”王汤姆用望远镜确认了清军在远处的动向之后,对钱天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钱天敦道:“这也是必然趋势吧!清军的指挥官并不笨,会从失利中吸取教训来改进战术。但他们终究还是会受限于社会生产力和军工技术,没法琢磨出更先进的战术。”

这个问题并不是清军会遇到,其实同时代的竞争者都有这方面的困扰,虽然竭力想要效仿海汉的先进战术,但很快就会发现有些东西光靠模仿是行不通的。海汉军的战术大多是与部队列装的武器装备相辅相成,外军效仿的难度极大,比如主要以弓箭为单兵远距离杀伤武器的清军,就必须要将大量弓箭手集结在一起齐射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无法像海汉步兵那样单兵藏身于堑壕中也能完全发挥战斗力。

而真正能够学到一部分海汉战术精髓的外军,便也只有福建明军和安南军这种大量列装了海汉武器的特殊存在,并且军中高级指挥官都接受过海汉提供的军事培训,甚至是常年随同海汉在海外执行各种作战任务。但能有这种条件的外军毕竟少之又少,像清军这样只能从不断的战败中吸取教训改进战术的做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也依然难以填补两军实力上的巨大差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清军在过去与明军、海汉军的交手中意识到火炮火枪的厉害之处,近几年也是下了大力气加紧制造这些杀伤力比冷兵器更大的先进武器,但兵工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十分缓慢,就连超过大明现有的水平也做不到,更勿论赶上海汉了。

不过清军阵中所装备的火炮数目比起前些年的确是有了明显的增长,在对外作战时也越来越多地开始使用火炮作为远程攻击手段,并且尝到了不少甜头。虽然在九连城与海汉交手的时候没占得便宜,但清军将领们认为使用火炮或许是唯一能与海汉在正面战场上交战且不会明显落于下风的手段了。所以在攻打大同江基地的作战中,清军果断将军中的火炮悉数都搬出来,打算要以此在海汉阵地上轰出一条路来。

想法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很残酷的,清军想要保障自家火炮和炮兵的安全,就不敢太过于压上,只能将炮部署在射程上限的距离上,这样海汉的火炮虽然在性能上占优,但隔得远了自然准头和威力也会相应下降,可以减小自家火炮部队的战斗损失。只是这样一来,清军火炮的威力同样大受影响,打出去的炮弹力竭落地的时候,往往距离海汉阵地的驻兵区还有一段,难以造成有效的杀伤。

而海汉的火炮虽然在远距离上的精准度和杀伤力也都有严重下降,但那也是十中其四五变成十中其一,反而更加呈现出清军单方面挨打的局面。

清军将领很快意识到这一点,便下令集火海汉阵地正面最为平坦的一块区域。既然没法战壕和炮台里的海汉军造成有效杀伤,那就干脆以炮击来破除掉阵地外围的铁网拒马等防御工事,然后再让骑兵发动冲锋。海汉阵地没有成型的城墙,一段段并不连续的低矮护墙肯定是挡不住骑兵的突击,只要能够打开缺口让骑兵冲进去,或许就能让海汉这道防线崩溃了。

清军的这种战术很简单,但也的确卓有成效。虽然不断有火炮被海汉阵地上射过来的炮弹所摧毁,但这些火炮射的炮弹也的确是在海汉阵地外围犁出了一片开阔地,将阵地外的各种防御工事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