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10章(2/4)

作者:零点浪漫
>

至于看起来对黑土港的发展还起不了什么助力的朝鲜来客,谢春知道这世子来海汉参观考察,完了还要在三亚留学,显然是执委会对朝鲜将来的政局走向有长远规划,那他当然也要配合执委会把朝鲜人招呼好。

席间谢春找机会再次提及了本地发展化工业的规划,或是因为吃人嘴软,或是看谢春态度诚恳,这次白克思稍稍松口,给他指了一条路。

“你先拟个章程,不要以发展化工业为主题,而是申请让黑土港升级到行政市,或者申请特别工业开发区。先名正,才能言顺,你明白我意思吗?”

谢春恍然道:“明白明白,多谢白总提醒!”

有些时候程序上的正确很重要,谢春一心想要在黑土港发展化工业,但直接向三亚提出人才和技术方面的要求,目前的黑土港仍是显得底气不足。而行政级别的改变,能让黑土港合理地拥有更多的资源供给,虽然这样处理会让过程显得比较迂回,但只要能实现曲线救国的结果,谢春倒是不介意再多做几份文案。

当然了,即便是白克思指了一条明路,这个申请过程也仍然不可能一蹴而就。海汉目前的海外统治区数量还在逐年增加,而行政市目前仍只有海南岛上的三个城市,特别工业开发区也没有海外统治区的份,黑土港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也绝非易事。而且在打着类似算盘的海外统治区,大概也远不止黑土港一处,竞争肯定是客观存在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谢春之所以感到欣喜,是因为他发自内心地认为这条路的确是可行的,而且实施起来可能还没有直接向胜利堡要求发展化工业的难度大。因为黑土港的客观条件其实相当不错,应该已经符合了申请行政升级所需的要求。

黑土港早在近十年前就开始建设,时间上仅次于田独工业区,比起莺歌海、昌化这地方都要早了不少,而且黑土港的产出是能源物资,这对于海汉执委会想要推动的工业化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从经济角度来看,黑土港的年产值在海外统治区中也早就身居高位,并且当地的民生也因为教育、医疗、治安等方面的全面保障而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至于人口方面,黑土港的常驻人口虽然还远不及海南岛上的几个大城市,但这里有一个优势便是人口构成比较简单,九成以上的人口都是来自大明和安南两国的归化民,而且过半都是矿工及其家属,不会像其他海外统治区那么复杂,官方进行管理的难度更小。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黑土港的条件都应该符合了白克思所说的两条路,谢春要做的除了好好准备新的文案,还有便是设法疏通人脉,在三亚多拉拢一些人为黑土港摇旗呐喊造势了。谢春想起自己在宣传部还有几个熟人,是时候想办法在时报之类的媒体上给黑土港造下势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谢春感觉困扰自己许久的问题终于看到了解决的曙光,当下便命人将自己窖藏的好酒开了两坛,与在座的人畅饮一番。不过李溰不胜酒力,喝了约莫三两就到位了,只能是又让李希做了挡箭牌。盖良才、田征、洪敬文等人倒是抓住这难得与大人物同桌的机会,主动向白克思和谢春多敬了几杯酒。

当晚被邀请到岛上做客的所有人便歇在了谢春的庄园里,以李溰的感受而言,谢春这地方的硬件基本与海汉在海外统治区的迎宾馆档次相当了,只是建筑规模要稍小一些而已。但想想这地方竟然是在一座煤矿附近,李溰觉得这种布局还挺奇妙的。

翌日吃过早饭之后,众人再次从岛上乘船返回黑土港。李溰不禁问起谢春是否每天都要如此乘船往返,谢春笑着应道:“我在黑土港这边也有住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