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26章(2/4)

作者:零点浪漫
也随之水涨船高,在舟山市面上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了。

俞成礼在走访了本地的几家布行之后,便意识到了这种不利处境。因为本地的纺织品商人的货源几乎都在附近的苏杭地区,仅运输成本一项就有很大优势,而且部分商家本身就是生产者,其经营成本还能拉到更低。俞成礼跟这些商家相比,他从平户运回来的货物就算亏本出售,也很难跟人家拼价格。

但这些货放在库房,就意味着俞成礼的大笔资金将要遭到积压,这对于一个生意人来说绝非好消息。

俞成礼随东海舰队撤到舟山的时候,还是有心要在这里开设商栈长期经营,但如果投入大笔钱财修建商栈,而在此期间自己手里的资金无法流动起来产生效益,那还是会出现比较大的经济压力。

对俞成礼来说,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尽快将自己的货物折价变现,哪怕稍微亏损一部分,但换成现钱拿在手上好处更多,一是便于保管,不用担心虫鼠啃咬或者水火灾害之类的风险,二是可以省下长期租用仓库的费用,三是能灵活使用这部分资金来进行新的投资,有机会在短期内就把折价变卖货物的损失给赚回来。

但把这些货物卖给谁,怎么个卖法,这具体操作起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俞成礼对舟山的市场状况并不熟悉,只能通过不断的走访来了解市场行情,判断要如何进行才对自己最为有利。

而作为俞成礼的跟班之一,尹长兴也只能跟着到处跑。俞成礼可以坐在软轿里悠哉游哉,但他就只能靠自己两条腿跟上了。

几天下来,尹长兴累得够呛,不过也还是有些收获,起码对舟山地区的纺织品市场行情有所了解了,同时还学会了辨识几十种江浙地区出产的织物。

尹长兴回想以前在西归浦当渔民的时候,连粗布衣服都是三五年穿下来磨得没法补了才舍得做一套新的,完全无法想像自己居然有朝一日会在异国他乡研究这些高级织物,听老板们在自己身边谈论价值成千上万两白银的大买卖,这让他不禁有一种恍若梦境的错觉。

但尹长兴也很有自知之明,以他存在海汉银行里的那点本钱,肯定没法在舟山这地方做高级纺织品的生意。这一匹上等织物的价格从几两到几十两,上百两不等,他那点本钱根本没法进这个圈子玩,市场上稍微有点价格波动就能赔得他吐血。

所以尽管了解了不少关于纺织品生意的信息,但对于既无足够本钱又无运作经验的尹长兴来说,这更像是派不上什么用场的屠龙之技,以他现在的情况并不适合入行。

尹长兴唯恐自己见识不够,还特地又找机会请教了俞成礼,但俞成礼的回答也同样让他失望,认为以他的情况并不适合经营纺织品这类大宗货物,就算想要入行,那最好也要等俞成礼在舟山开设了商行之后,先在店里干个一年半载,真正熟悉了这一行的运作之后,再考虑自立门户的事情。

俞成礼所给出的意见可算是十分仁义了,明知尹长兴来舟山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自立,也还是愿意拉他一把。

“这种大宗买卖门槛极高,又需要有人脉和渠道,一时半会急不来的。不然你换个行当,先从小买卖入手,做力所能及的事。”俞成礼好心提醒,让他不要过于激进。

尹长兴谢过俞成礼,但对“小买卖”该从何着手,也还是没有什么头绪。

他这几日在定海港附近的城区所见,市面上大部分生意都是开门坐店的大买卖,所谓小买卖大多就是支个摊子卖点吃的喝的,但尹长兴又并无烹饪手艺,干这行怕是更要赔本。

这其实也是舟山特殊的贸易环境,来这里做买卖的生意人,八成以上都是从事跨国贸易,经营规模自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