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11章(2/4)

作者:零点浪漫
需学经史子集,这与贵国所倡导的实用教学,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听说琼西书院便是以此见长,这套方式如果放到大明,恐怕很难吸引生源。”

李奈所说的确是客观事实,两国对“人才”的定义不尽相同,选拔制度也存在一些差异,而海汉官方所设计的教育制度,主要还是为了满足本国快速发展的需求,更倾向于培训实用型的专业人员,而非只会写八股文的文人。

像琼西书院这样以职业培训为方向的教育机构,说白了就是为海汉国快速提供大量掌握了基础生产技能的产业工人,这种方向与以培养未来官僚为目的的大明教育机构显然是不一样的。

大明的大多数寒窗苦读的文人都是为了金榜题名,然后由此突破阶级成为人上人。而琼西书院以就业为目标的教学内容和方向,显然不可能满足大明文人的需求。因此李奈才会认为张金宝的打算没有充分考虑到大明的现实状况,到广州办学将很难取得成功。

张金宝道:“三少爷说得有道理,大明的实际状况的确如此,但我琼西书院办学的目的,本就不是为了培养官僚,而是要给没有机会通过科举这条路改变命运的民众提供另一种选择。他们可以从琼西书院学到一门手艺,然后凭着这门手艺在海汉国找到一份生计,并由此得到比原来更好的生活。换句话说,我们琼西书院所要招募的生源对象,本就不是冲着科举去的这部分读书人。”

“你这个提法……倒是有些新颖!”李奈一听也觉得张金宝所说并非全无道理。如果琼西书院的目标人群本就不是大明的读书人,那或许张金宝的打算真有实现的可能。

张金宝见李奈的态度有所松动,便继续说道:“在下知道福瑞丰产业遍及南海各地,所涉行业更是广泛,每年都需要招募大量新人。如果贵商号愿与鄙书院合作办学,那我们便可从招生阶段开始,就有针对性地为福瑞丰定向培养专业人才。这样贵商号每年招募新人的时候,也就不用再花心思动用各种资源,大费周章在各地招人了。”

张金宝这番话才是真正说到李奈心里了。福瑞丰近年来扩张极快,早就不是只经营零售业的传统商号了,如今所涉及的行业遍及社会运转的方方面面,每年都有大量的新产业投入运营,对专业人员的需求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虽然福瑞丰之前也曾招募了一些出自琼西书院的毕业生,但这些岗位基本都在海汉境内,福瑞丰在大明的诸多产业,仍需从国内招募人手。但只要是涉及到一些要求专业技能的职位,招募过程往往就不太顺畅了。

而张金宝的建议听起来是一个很不错的解决办法,由琼西书院这样的专业机构对人员提前进行培训,或许要比入职之后再进行培训的效果更好一些。当然这其中也还有很多细节存在问题,但至少是具备了比较强的可行性。

李奈道:“看来张院长已经考虑得颇为周全,那请问是否有书面的方案能让在下看一看?或许那更有助于在下判断这个计划是否可行。”

张金宝的计划都存在脑子里,根本还没开始付诸书面,不过他听到李奈的要求毫不慌张,一脸沉稳地点了点头道:“关于书面方案,鄙书院已经在拟写之中,这次来三亚之前还尚未完成,所以三少爷若是感兴趣的话,那不妨等三亚这边的活动结束之后,到儋州做客几日,让在下为三少爷仔细讲解这开设书院的大致方案。”

张金宝没有急于要在这里就敲定项目,是因为他自己也清楚开办分院的打算仅仅只是停留在自己脑子里的一个构想,还有诸多细节尚未来得及进行完善。如果跟李奈继续讨论下去,肯定不可避免地会谈及一些实际执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而张金宝可没有对此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是被对方一问三不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