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55章(2/4)

作者:零点浪漫
书院在广州进一步扩大知名度。

其次是福瑞丰将会为书院提供丰厚的冠名奖学金,以及在完成学业后进入福瑞丰就职的机会,作为对优秀学生的特殊奖励。

虽说进入福瑞丰就职听起来好像没有传统读书人入朝做官的前途来得风光,但通过科举获得做官机会就是成千上万人挤着通过一座独木桥,而获得福瑞丰的雇佣则要现实的多,这对那些志在找一份稳定生计养家糊口的年轻人来说,吸引力甚至比当官还大一些。

如果能在入学后争取到福瑞丰提供的奖学金,那基本上就足够抵消掉入学期间的绝大部分费用了,而这对于家境不算宽裕的书院学生们来说,可以说是一个人人必争的目标了。

李继峰没有详细说明评选奖学金的标准,他提及此事的目的,是要让在场的学生和民众们明白,在琼西书院就读会有来自福瑞丰的稳定支持,并且无需担心学业结束后的生计问题。

接着李继峰也费了不少口水对书院的师资力量进行了吹捧,称赞这些教师为海汉国培训出了大量的专业人员,是海汉能够在南海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而福瑞丰将琼西书院的特殊教育模式引入广州之后,必将会为本地也培养出大量的人才,提振广州的综合实力。

李继峰很聪明地将自己与海汉联合办学的目的定位为爱国行为,让民众认为这间书院是在为大明培养人才,这样就巧妙地化解了一部分民众对海汉的抵触情绪,同时也为书院又加上了一层保护伞。官府今后如果要拿书院的海汉属性说事,那李继峰也可以用已经形成的社会舆论来自证清白。

李继峰这番讲话所赢得的掌声超过了刚才那位絮絮叨叨的提学官,因为他所说的都是大白话,言之有物,大家一听便能明白,不似那位老大人打官腔云遮雾罩,却又没什么实际内容,说了半天全都是废话一堆。

李继峰讲完之后,便顺势请出了下一位发言者,海汉驻广办的负责人陈天齐。本地民众对驻广办这个机构并不陌生,座落在广州城外珠江边上的那处属于海汉的特殊区域已经存在了十年时间,本地民众大多直接或间接地与驻广办打过交道,知道那里是代表海汉国的办事机构。

富有、精明、武力强大,这大概是本地民众对海汉的几个固有印象了,对于设立在广州城外的这个办事机构,本地民众或多或少都怀有一些敬畏感,因为那里是大明律管不到的特殊区域。包括地方官府在内,没有人能够插手驻广办地盘上的事务,在那块区域只有海汉国的法规能起作用。

本地有很多民众都听过陈天齐的大名,但真正有资格能够跟他当面打交道的人,在广州地区其实也不算太多。所以在场的绝大多数民众,都是第一次见到陈天齐本人,不少人开始议论纷纷,认为这传说中的海汉高官也就是普通人模样,不知他有什么本事能够坐上这个职位。

但看到李继峰恭恭敬敬地将他迎出来,大部分人便停止了这种无聊的猜想,像李继峰这样的大人物都不敢造次,那就说明这海汉人的本事不是自己所能理解的,还是老老实实地看热闹为妙。

陈天齐的确很少会在这样的公众场合抛头露面,不过他倒也不会对这种场面感到紧张,不管是智力、财力还是权力,他知道自己都对在场的绝大多数人具备碾压式的优势,这些人在他面前只能保持仰视的姿态,不会有什么人会对他所说的话表示质疑。

“在下陈天齐,很高兴今天能和各位父老乡亲一起,在这里一同见证琼西书院广州分院的开学典礼……”

陈天齐的发言主旨,便是强调海汉为广州带来的各种特殊贡献——跨国贸易,因为贸易而产生的各种用工需求,公平安全的交易机会,以及由此次在广州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