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40章 来自安全部的报告(2/3)

作者:零点浪漫
乎全都配齐了,腰间的武装带还有枪套用来放置专门为他定制的两把燧发手枪。当然,这一身到处都带有“李“字logo的定制装备也并不便宜,价格高达四位数,足够买两门海汉出产的6磅小炮了。而李奈带着这套装备回到广州之后,驻广办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当中就陆陆续续接到了二十多套的私人定制订单,总金额足以武装一个连的民团了。

李奈因为名下有“金盾护运“这个合法的武装组织,平时跟广东地面上的权贵打交道的时候也多,于是便在驻广办的指点之下顺势组建了一个名叫“海汉同好会“的私人组织。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像是文人诗社的组织实际上却是一个类似军宅俱乐部的地方,网罗了广州府附近一大批闲得没事又无心念书考功名的土豪二代加入。这个“同好会“每月都会组织会员们到野外围猎、出海巡游等活动,而且都是由海汉军方的人负责安排行程和节目,围猎用的枪是目前民团的制式装备,市面上根本买不到,而出海乘坐的也是海汉军方的“探索级“战船,普通人可没法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种行程的花费可并不便宜,一般参加三天两夜的活动就得花两三百两银子,然而会员们却乐此不疲,因为这种活动每次内容都会有所不同,错过一次,很可能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就无法融入到这个圈子的讨论话题中去。“同好会“运行了几个月之后,已经在广州当地发展了一批忠实的拥趸,并且开始有外地州府的年轻人慕名而来报名参加这个私人组织。

这种组织虽然只是单纯的民间性质,但由于其成员的身份几乎都是社会中上层人士,其影响力可远非普通的商会、同乡会、文人诗社之类的组织可比,再加上有驻广办和军方有意识地参与和引导,这个组织已经从纯粹的地下社团开始朝着半公开化的形式转变。最近这几个月的活动内容,便是组织会员们到广东各地由海汉资助培训的民团巡回考察,并且在这些民团的驻地举行小规模的军事演习,让这些富家子弟在游山玩水之余,也能有机会参与一下模拟的军事行动。

以海汉的组织能力加上丰富的活动形式,毫无疑问很容易就能俘获住这些年轻人的心。相关部门并不需要这些人直接加入海汉民团为执委会效忠,只要让他们心向海汉,不会跳出来与海汉为敌就够了——当然了,把这件事当成生意来运作,顺便能赚上一笔那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这种另类的组织自然也不是人人都会喜欢,在某些人眼中看来,“海汉同好会“简直就是异端邪教,有辱斯文,应当诛之而后快。然而书生们的反对意见在这些武装到牙齿的小霸王面前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反倒是被听到风声的会员们找上门去,这些年轻人有钱有势,根本就不怕惹事。接连有几家诗社被拆了摊子之后,广州城内就没人再公开议论“同好会“的不是了。在后来的历史记载当中,发迹于广州城的这批“海汉同好会“会员,也被称作了海汉史上的第一批“***“。

福建方面因为距离的原因,并没有受到广州这种程度的文化入侵,然而福建最主要的几个外贸港口所驻扎的水师,几乎都清一色装备了海汉出产的武器,完全就已经取代了大明兵部的制式装备。而且福建水师打给兵部的报告,已经明确提出要求,将来年的所有武器装备配额折现,由水师自行筹备。引起南京方面关注的主要原因,大概就是因为这个事了。只要情报部门安心查,不难顺藤摸瓜找到这些武器的来源就在广东,而海汉在广东的名声早就路人皆知,不需要特地打听就能收集到很多信息了。

无需太强的情报分析能力,只要将福广两省的情况结合起来稍加整理,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海汉这支势力在背后所起到的推波助澜作用。如果海汉仅仅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