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39章 来龙去脉(2/3)

作者:零点浪漫
已,南京镇抚司当初安排李清扬过来,也是为了方便他在琼州岛上能够单独行事,不用受制于本地的锦衣卫机构。而这次又专门派了一个从五品的副千户过来,也足见其对琼州岛情报工作的重视了。

当然了,这个名叫赵野的副千户来到琼州岛的目的究竟是对付海汉,还是另有其他案件要查,现在并没有更确切的消息。而南京镇抚司给李清扬的任务,也仅仅只是找到赵野的下落然后回报,并没有找到之后配合其工作等等进一步的安排。

要查这件事,首先就得回溯到燎原行动期间,海盗军和海汉民团先后对琼北官场的两次扫荡。除了普通的官府机构之外,锦衣卫和东厂作为大明最重要的安全情报机关,也是这次行动中的两个重点清扫对象。除了极个别在此之前已经选择向海汉秘密投诚的人员之外,整个琼北的大明情报机构可以说是被连根拔起,甚至连那些隐藏在民间,没有正式编制,只拿赏银的兼职坐探都没有幸免。

就连琼州府城里的锦衣卫衙门也没能幸免于难,在海汉民团进驻府城之后,军方很快以抓获的某海盗头子的指认,包围了城中的锦衣卫衙门,以勾结海盗之名抓捕当地锦衣卫负责人。而锦衣卫这边也不肯束手就擒,在此过程中军方动用了武力,打死打伤多名负隅顽抗的锦衣卫人员。事后清扫战场,发现锦衣卫的几名主要负责人都死于了这场冲突之中。核对了人员名单之后,执行任务的部队便将此事告一段落了。

根据军方的核对,他们已经完全按照安全部所提供的人员名单,对琼北地区大明情报机关的主要任务进行了抓捕,算上被海盗军清除的人员,整个琼北的锦衣卫、东厂,都已经被清理干净了。而安全部也就拿着这份通知书,向执委会交了差。在此之后不管是执委会还是安全部,都暂时放松了对大明情报机关的戒心,因为即便他们再怎么能干,也不可能在海汉严格管控琼州海运的情况下,在短期内再次重建基层组织了。

燎原行动结束之后,海汉军方已经按照所掌握的名单核对了所有人,包括那些死人在内,以确保锦衣卫和东厂无人漏网,但在此过程中根本没有人想到,竟然还有在这个名单之外的人潜伏在岛上。

而这次广东官府派到琼州岛补缺的候补官员中,也并没有锦衣卫和东厂的官员。按刘迁提供给海汉的情报,这两个衙门的候补官员最快也得要二月底三月初的时候才能定下人选。即便是到时候来了人,大概也是跟严明君、李进他们差不多的境况,只能单枪匹马过来赴任,毕竟就算是特权衙门,这经费和编制也是有限的。因此在李清扬接到这封密信之前,整个安全部都已经暂时放下了对大明情报机构的注意力。

郝万清接到这个消息之后也不敢怠慢,立刻通知了执委会,而陶东来对此也很快作出了批示:不惜代价、死活不论,尽快把漏网之鱼抓住。

安全部这边也立刻召开了应对会议,郝万清认为这件事可大可小,如果有实证证明此人已经死于之前的战乱,又或是能在近期就被抓捕到,那么应该就翻不起什么大浪。但如果此人还潜伏在琼北某处,并且暗中重新组织人马,那就不知道这个定时炸弹什么时候会在何地以何种方式爆炸了。

安全部一纸电文发到琼北的民团指挥部,民团这边又用了整整五天的时间,重新对当时的抓捕名单进行了核对,确定已经死亡和被捕的名单中并没有这么一位身份显赫的官员。但当时死于战乱的人并不止锦衣卫衙门里这些人,如果要核对全部死亡人员的身份,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战后埋进土里几个月的无名氏大有人在,这时候还能怎么核对身份?

就在安全部失去线索,有点把握不住方向的时候,海军那边倒是送来了一个好消息。他们在琼州海峡巡逻时截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