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79章 州长戈洛夫斯基(一)(2/4)

作者:重生的杨桃
去转转,不过你得明白,化妆品不宜买到。到时候看吧,就是买几瓶鲜牛奶也是好事。”

一番磨蹭两人走出了温暖的小家,他们刚一出门,就被西伯利亚的寒风来了一记透心凉。的亏今天穿衣足够厚实,身体能迅速适应室内是为巨大的温差。

吃过了简单的早餐,也就是吃过安妮昨晚预烤制的面包块后,杨明志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妻子上了轿车。

至少在东方人的审美里,涂了口红又擦了点粉的杨桃,她本就精致的笑脸多了几分稚嫩,如此女人的确漂亮。

但在俄国人的压力,杨桃怎么看都是个孩子,偏偏这么个“孩子”已经是准妈妈了。

从科学院到市苏维埃大楼,这条路线格里申科已经轻车熟路。

他们出发的较早,在和乌莫夫等人的车队会和后,直接开赴州苏维埃的办公大楼。

早在前一天的晚上,承担着沉重工作压力的州长戈洛夫斯基等一票高级官员,他们在各自的轿车小憩。车队则从傍晚开始向着新西伯利亚狂奔,漆黑的世界里一条车灯构成的长龙快速前进,近乎凌晨零点,戈洛夫斯基才回到自己的官邸。

新的一天很快就到,今日更是有非常重要的会议。

喝上一杯美国人援助的咖啡,戈洛夫斯基的精神迅速亢奋起来,当他大踏步的来到预设的会场,也不得不赞叹一句咖啡的神奇。

加了糖的咖啡口味奇特,似乎还有一种上瘾的感觉,就是这种口味不一定所有人都爱喝。

州长可以断定,苏联的老百姓还是更喜欢纵饮伏特加,喝上一杯烈酒,一样让人兴奋异常。

其实,这些仅是州长的臆断。

俄国本来就有咖啡文化和巧克力文化,彼得大帝甚至在圣彼得堡建了二十个咖啡馆来招待外国人。随着沙俄的崩溃,新生的苏联被西方国家进攻与封锁,而苏联的任何地方都不能种咖啡树,就是宜人的黑海之滨也不行。

没了咖啡豆的进口渠道,苏联继承自沙俄的咖啡文化也在迅速萎缩,如今它已经萎缩到极低点,以至于苏联成立后出生的年轻人,对咖啡极为陌生。

“那些科研工作者,他们常常熬夜工作吧。那些文学作家、作曲家,也往往工作到天明。如果他们有咖啡,精神亢奋了,创作的作品也会更加脍炙人口?尤其是那个别列科夫……”临出门前,州长突发奇想。

美国全面介入二战,当前的战争,美国正与日本海军争夺西南太平洋的制海权。美军正在取得海战的主导权,大量舰艇如下饺子般下水。数以百计的新锐军舰投入战场,军舰的一切附属物资的供应也越来越多。

美国人实在离不开咖啡,那么作为一种必备的军粮,咖啡理所当然的也在往苏联运。

研磨好的咖啡粉用罐头封装,奈何它一经登陆被苏军接受后,第一时间就往各机关和高级的军事指挥部送,只为让所有“聪明的头脑”第一时间享用。

以个人的喜恶,州长戈洛夫斯基更喜欢喝酒,咖啡这东西,如若不加糖就是苦涩的药水,它并不好喝。可它也是稀罕的美国货,自己理应留点,以作为治疗头疼的特效药。

临出门前,戈洛夫斯基以一小玻璃瓶装了自己所有的一半咖啡粉,就把它当做礼物,送给那位传奇的别列科夫将军。

俄国自古以来并没有“礼尚往来”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现象,当然,要交新朋友时送点礼物,交友之事肯定事倍功半。

还没正式见到别列科夫将军,从现有的大量资料里,戈洛夫斯基觉得,如果自己在搬迁到鄂木斯克前还不能和这个别列科夫亲切会谈一番,只怕就要成为自己的巨大遗憾了。

但凡是高级人员,都非常清楚领袖连续提拔了这位别列科夫。别列科夫之所以被提拔,全然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