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95章 制导(2/4)

作者:重生的杨桃
无人机一般的“飞鱼”火箭弹,它们都是非制导武器,都是根据惯性力量以及计算好的弹道飞向目标。

敌人目标往往不是站着不动挨打的靶子,例如坦克见得有东西向自己飞来,司机本能的反应也是一脚油门逃命,即使一瞬间的轰油门,坦克也能跑上几米,而这已经能躲开威力巨大的“鲶鱼”轰击。或许达成近失弹的效果还是能给予四号重击,还是不要奢望这种幸运事件频频发生。

事实往往是,近失弹无法给予四号致命伤害,它往往是承担一些小伤,修复后继续作战。

现在的四号坦克,它的正面装甲被提高到90毫米,车体总重量也达到了26吨之巨。

德国的军工企业还没有研发出更大马力的发动机,所以给增重的四号装备这样的发动机,其机动性能被削弱不少。

所谓90毫米的装甲,实际也是两块钢板拼合而成的,一块40毫米。一块50毫米,因为当前的德国还没有能力生产一块90毫米厚的装甲钢。

毕竟它是装甲钢,里面加入多种稀有金属的特别合金,以目前的各国科技,要加工它可不是容易事。德国当下能加工50毫米级别的整体式装甲钢,已经体现了他们的高超技术了。德军军工部门还在继续尝试增加厚度。

难道仅仅90毫米就够了?

并非如此。

所有的坦克到了前线,那些老兵们会想尽办法给坦克装甲加料,交战各国的官兵都在这么干,这绝非是默契,而是战友们用生命换来的教训啊!

履带片、负重轮,它们被焊接在正面装甲和尾部装甲。改良后的四号两侧都安装了裙板,为了进一步提高生存性,帝国师的官兵给四号裙板也焊上旧的负重轮。

栅栏装甲也被进一步加强,栅栏网变得更复杂了。

一番操作后,坦克的重量又增加了一吨,它成了27吨的油老虎。不过部队很长时间不具备突击作战的能力,这番为了打防守战做出的操作也是不得已为之。

它们基本能扛得住苏军g的破甲弹头攻击,也很大程度能硬抗苏军大口径战防炮。

苏军能使出怎样的破防招数,德军自诩都想到了,剩下的只是如何增强防御罢了。

德军万万想不到,如今那位把g武器造得特别实用的别列科夫将军,他已经打算研发制导武器了。

对,就是制导!

杨明志看着巴尔岑,轻敲桌子说:“巴尔岑,你的做法是正确的。其实我有一种办法,能让士兵发射出的火箭弹在空中拐弯。它能像是长眼睛一般,飞行两千米也能击中运动中的德军坦克。”

“啊?”巴尔岑大吃一惊,“将军,您说的是真的?难道您以为火箭弹还能长眼睛?”

杨明志耸耸肩:“不。并非火箭弹长眼睛,而是射手不是发射完就不用管了。我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让射手继续操控火箭弹的飞行方向,直到击中目标位置。”

即便如此,大家还是觉得杨明志的话像是天方夜谭。

这里,尤其是一直旁听的多布洛夫和卡拉什尼科夫,两人都联想到一些诡异的画面,火箭弹不停调整自己的飞行方向,德军的坦克无论怎样逃跑,都逃不过被击中的命运。

两位都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尤其是的多布洛夫,他虽没有卡氏的战场经验,多布洛夫好歹是上过大学的人,他立刻想到了将军说的可能是什么。

多布洛夫猛地开口:“局长,您说的,该不会是无线电遥控吧?”

杨明志大吃一惊,他惊讶的看着一度非常安静的多布洛夫,不由感慨他的想象力。

“多布洛夫,您能继续说一说吗?”

“嗯好的。”多布洛夫突然陷入兴奋,他觉得自己的思路已经和局长对上了,这便兴奋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