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四章 子弹复装问题(2/3)

作者:重生的杨桃
同志也在场,现在的情况他应该最清楚。

“尼古拉,上午我们一共消耗掉了多少子弹?”

“是2257步枪弹,还有你的手枪,13手枪弹。”军需官尼古拉如实报告,同时按照杨明志的要求,他也汇报了现在的全部子弹量。苏式步枪弹约十一万,苏式手枪弹约五万,反坦克步枪弹最少,只有五百零二。

相对于苏式武器,缴获的德制武器还有弹药量就比较多了,步枪子弹过五十万。巨大的弹药量使得之前运进沼泽用了极大力气,令人庆幸的,那些马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到了现在,当初运货的卡车还有打完仗的半履带装甲车依旧扔在沼泽外围,大家还是希望把这些弄进沼泽。奈何条件还不允许,暂且只能让一组士兵看守。

军需官尼古拉汇报完,杨明志看看大家伙。“同志们,你们也都明白了,我们的弹药量并不多。今天只是训练一次就消耗掉两千,在得到军队援助之前,我们必须节省着用。”

弹药有限这种事耶夫洛夫非常清楚,他无奈的摇头:“或许我们只能暂且放下训练,要么就用德制的武器。别列科夫,你给少年兵继续用苏式武器训练好了。”

“好吧。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不准训练,我们缺少粮食了可以继续种地,我们缺少弹药,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制造,要不然,我之前命令士兵收集子弹壳是为了什么?”

杨明志的意思说出来了,给弹壳复装,重新制作子弹。这个计划令人耳目一新,杨明志作为一个兵工厂的小领导,他深思熟虑后认为,即使鲶鱼村这样的情况,依旧可以在简陋条件下复装子弹。

村长波博斯基觉得这个人的说法很奇特。“别列科夫,你确定我们这样的渔村,能像城里的工厂那样生产军火?”他的疑问也是大多数人的疑问,耶夫洛夫、耶莲京娜报以强烈的怀疑。

杨明志清清嗓子,“这几天我在村子里观察了一下。你们的铁匠手头的工具挺齐全的。我又去各家各户的厕所看了一下,现了我想要的东西。这样,我觉得复装子弹的条件已经成熟。”

他的话简直晦涩难懂。

村长肚子一堆疑问,“铁匠?厕所?这些和生产子弹有什么联系?难道你指望铁匠老伊万给你制造?”

杨明志自信的点点头,那个老伊万自个和他稍微闲聊过。比起聊天,那人的五花八门的工具才是拜访的最大收获。

两人聊起过复装子弹的问题,结果这个家伙直接声称,在沙皇时代他确实做过子弹复装,为了只是节约子弹打猎,无奈废物利用罢了。

杨明志扶扶眼镜,仿佛已经看清一切。

“如果此刻老伊万也在这里就好了。他声称,即使时代改变了,弹壳依旧是弹壳,沙皇时代定下的枪械标准没有改变,他以前的技艺就能继续挥。因此我们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火药,简而言之,我们只是特别缺啥硝酸钾罢了。”

复装子弹,部队里有那个当时参与战壕挖掘和打仗的化学家伊万诺夫,这个中年人大难不死,配制黑火药是他的拿手好戏。

白俄罗斯矿产很丰富,沼泽地这里有温泉,因此也有硫磺。最匮乏的正是硝石,目前没现硝石矿,只得用传统又极端的方法——在厕所找好硝。

说到这个,一些老毛子还是很熟悉的。上个世纪的战争,排队枪毙刺刀群殴,沙俄的军队,拿破仑的军队,他们的火药相当多用原始手段制备。英国人更是声称:好的硝石要从教堂的角落寻找(那是教徒如厕的地方)。

如此制备硝酸钾,听起来令人作呕,却不失为一种制作火药的办法。

耶夫洛夫皱皱眉头:“听着,别列科夫,你的想法非常有意思,或许可以。其实解决军火的问题,我们还能另辟蹊径,比如说越过第聂伯河,到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