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七十六回)(2/4)

作者:广生
展展的干净土地来!”崔文岁说道。“下官并非是发愁清理这废墟,就凭四姐在我县百姓中的威望,只要下官一声令下,何愁泰山不移!下官是觉得这地方,风水已破,不再适合建造府第了。”文岁听了问道:“那依父母官之意呢?”陈知县道:“依下官看来,还是在县城里找块地方吧。”崔文岁道“县城里寸金寸地,哪里有这么大的地方呢?”“西城范石滩山下不是有王半城的一片上好的土地吗?要不,我们就将‘护国员外府’建到那里吧。”陈知县道。“是的,老爷,建到那里最合适不过了!”“对呀!老爷,还是范石滩山下王半城那块平地好!”县衙里跟着陈知县来的众衙役公人纷纷插话道。“那是王半城的地方,我们占用了合适吗?”崔文岁道。“有什么不合适的?下官是奉旨办事。再说,王半城和他的儿子已死,那块地方已是无人作主了的。”陈知县道。一名衙役道:“据老人们说,那块地本来是城北沟一个叫作任四荣的员外花许多银子向中堡已故老堡主张国隆买来的。当时,张国隆不知犯了什么事,官府追究,他急需大笔银子打点,便将那西城门内十亩好地卖给了昔日同窗好友任四荣员外。后来,恶霸王半城看中了那块地,多次找任员外协商,想从任员外手中将那十亩地转买过来。谁知,那王半城好说歹说,威逼利诱,想尽了办法,磨破了嘴皮,那任四荣员外就是不肯转卖。平日里,在温阳县作威作福,一手遮天惯了的王半城终于恼羞成怒,他决定一不做,二不休。一天夜里,王半城派王二带雇来的十几名玩命杀手持刀闯进任员外家,强逼任员外在早已写好的卖地契约上签字画押。目的达到后,他们便残酷地杀害了任四荣一家十余口,男女老幼无一幸免。从此,这十亩地便成了王半城家的了!”“哦,原来竟是这样!”陈知县叹道。

“就这样定了吧,请护国员外回去将下官的意思告诉夫人,敕建护国员外府地址的事就包在下官身上了。明天下官请张道士一起去范石滩看看,风水山向如果没问题,就建在那里吧。下官以为员外和夫人一家住到县城里来,是再好不过的。一来不负皇恩,二来我们有事来往,相互照应,岂不方便些?”陈知县对崔文岁说道。

崔文岁听了只好答应道:“也好,就依父母官的意思办吧!”陈知县见护国员外崔文岁答应下来,这才高兴地告辞,带众衙役公人返回县城去了。

崔文岁回到家里,将陈知县的话告诉了母亲和四姐,小玉、玲玉、玲芳她们三人也都听到了。崔母、小玉、玲玉、玲芳四人十分高兴,她们一致赞成进城去住。只有四姐“唉!”了一声,她说道:“老百姓的日子就不错,看来我们想做老百姓也做不成了。”崔母道:“护国员外,就要护国。媳妇只想做个老百姓,岂不有负皇恩?媳妇你岂不想想,为救文岁,你与花花寨义军打破温阳县城,杀了知县,烧了监狱,放了囚犯。虽说你们杀的是贪官,但毕竟是举兵造反。要是遇到别的皇上,我看咱崔家早已被满门抄斩了,哪能活到今天?幸亏当今皇上是少有的仁君明主,不但赦免了你们举兵造反的弥天大罪,还下旨钦封了山寨和咱崔家,这种比天高比地厚比海深的浩荡皇恩,咱崔家当时时刻刻年年月月世世代代铭记心中,‘护国,保国,报国恩。’当是咱崔家的家训,媳妇你身为仙子,难道你没想过这些吗?”崔母这一番话,说的四姐、文岁,以及小玉、玲玉、玲芳五人都睁大了眼睛。他们第一次听到老太太说出这些大道理来,这几句振聋发聩的话语从一个老太太口中说出来,不能不令他们惊异!四姐赶忙跪了下来,说道:“多谢母亲教诲,媳妇记下了。”文岁也跪下叩了头,表示谨记母亲的教诲。

原来,崔老夫人自去年十月十五日,从陈知县手中接过圣旨、袍服、护国员外帽、凤冠霞帔、御赐玉如意等物件,心中就老想着报皇恩、报国恩这个问题。对四姐当时不愿堂堂正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