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三十二章 奔向塘沽(4/5)

作者:沉迷
队航速提升到20节,这是两艘装甲巡洋舰的正常巡航时速,而它们的最高航速已经可以飙到23.6节(皇帝号)和24.5节(伊伦娜号),在最高时速下的持续时间也被提升到6个小时左右。

每次开着这些被更换一新的军舰时,就连德国远东舰队的军官也不禁感叹和5年前的远东舰队相比,就如同一匹狂奔的战马和一匹骡子那么大的差距。

两者之间已经不可具备比拟性了,同样素质的水兵,操作现在的舰队,可以轻易的摧毁几年前的舰队。

仅仅舰载无线电系统,光学测角器-周视瞄准镜这两样最新式的装备,就足以让舰队的整体实力提升了50%以上,这两样产品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即使在欧洲,也没有几艘军舰能配备的上,而在这里,共和国居然舍得给非己方军舰进行配备,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几年的大量建造万吨级的大型商船以及数次不惜血本的为德国远东舰队进行更新换代机器配件等,已经为共和国培养出了一大批精干的船员,就连最苛刻的德国造舰专家也认为这些人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建造万吨级以下的任何军舰了,而万吨级以上的军舰虽然不一定有这个实力和技术,但也不会相差多少。

只要共和国想建造军舰,他们就能在一两年内完成一支大型舰队的建造,问题只是在于,他们现在似乎并没有这个想法,或许等他们完成了国家建立后,不能再拉着德意志的旗帜唬人,才会开始建造军舰。

这些人并不知道军政府一直未建造军舰只是为了等待蒸汽轮机技术的成熟,并且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就连德国,从去年开始,就没有新的造舰计划了,尽管造舰法一支在那进行着,造舰所需的物资也在那里储备着,但是偏偏船厂里停的都是些商船或为其他国家建造的军舰。

完全可以想象,只要蒸汽轮机技术的成熟,王绍枫会即刻命令造船厂建造一批军舰护卫海疆。

高速奔驰的皇帝号和伊伦娜号的速度并不比飞艇慢,在天上的飞艇收到配合请求后,顿时分处两支小队8艘白鸽飞艇跟随前进,同时飞艇部队开始停止空中警告性言语以及轰炸。

远远落在北征船队后面的是杰贝兹中将带领的三艘老人星级战列舰,从胶州湾外海,三艘英国的战列舰就如同影子尾巴一般,远远的吊着,尽可能的保持在15-18海里的距离,以避免刺激到天上那支强大无比的飞艇部队。

以老人星级战列舰的速度,自然是远远超过北征船队的速度,根本不担心跟丢,何况还有天空中那个极为显眼的目标定位。

甚至在经过威海卫时,杰贝兹中将特别命令军舰加快速度在威海卫临时加了不少燃煤补充,然后继续跟上。

北征船队的招摇不亚于南征船队,实际上,如此庞大规模的船队,再加上如此恐怖的飞艇部队,对一路经过海域的船只造成的恐慌性震慑远远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海军精华尽失,原北洋舰队官兵被全部遣散,总理海军衙门及内外海军学堂全部撤停,清政府中的顽固派认为是办海军而招来了灾祸,主张韬光养晦,彻底停办海军,否则会“欲御侮反而适以招侮”。

但在直隶总督王文韶等人的一力坚持下,清廷于西元1896年下令重建北洋舰队,并准备聘用原北洋水师总查琅威理回华教练。

西元1898年戊戌变法时光绪帝更是提出“非添设海军、筹造兵轮无以为自强之计”,经过数年努力,至西元1899年,重建后的北洋舰队初具规模,同年4月,清廷任命叶祖圭为北洋水师统领,萨镇冰为帮统。

没有了历史上的庚子事变,重建后的北洋舰队也就没有被八国联军俘获,此时的北洋舰队虽然气势已经消弭,不复世界第六海军的称号,但是终究已经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