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一七七徐州大突围及战后的华东1(1/8)

作者:津门青皮
.一七七徐州大突围及战后的华东1

(嗯,实在写不下去了,每天辛辛苦苦的写,挣的钱,只怕连吃顿饭都不够,所以,只好完本。但是写了这么长时间,总不好连徐州会战都写不完,所以,会大略的把徐州会战的情况写完。就是这样。)

此时,由各战区增调至第五战区的部队已有第46军、第60军、第22军的第50师、第69军及骑兵第9师、骑兵第13旅等。第五战区根据统帅部攻势歼敌的精神调整了部署,将所属部队按作战地区分为鲁南兵团、鲁西兵团、淮南兵团、淮北兵团及战区总预备队。重点是鲁南兵团。鲁南兵团的军队区分为:右翼军,军长樊松甫,辖第46军;中央军,军团长汤恩伯,辖第20军团(欠第110师)、第27军团(第92军仍属之)、第50师、第139师;左翼军,总司令孙连仲,辖第2集团军、第51军、第60军、第75军(欠1个师)、第110师、第93师;挺进军,军长石友三,辖第69军、骑兵第9师、骑兵第13旅(第69军进出郯城以北后归石军长指挥);韩庄守备军,代总司令孙震,辖第22集团军(第51军之1团仍属之)。4月25日,第五战区下达了“作命”第6号命令。其主要内容为:〔68〕(1)临沂、峄枣之敌合约两师团,其主力似已深入我四户镇、台儿庄间地区。(2)战区以消灭敌主力之目的,拟以鲁南兵团向左旋回攻击该敌,并与鲁西兵团相策应,围困之于峄县附近山地而逐次击破之。第一攻击目标为向城、傅山口、响连屯、獐山之线,攻击开始预定27日早。鲁西兵团(以孙、曹、刘三部编成,由李副司令长官品仙指挥之)以全力西出津浦线,阻止敌南下之增援及遮断其补给,并以有力之部队南下与鲁南兵团策应,夹击峄枣附近之敌。(3)挺进军应速集结于沭河、沂河间陇海(路)沿线地区,向郯城、临沂方面挺进,掩护兵团之右侧,阻止敌之增援,并切断其后方之交通。(4)右翼军应集结于运河以东、陇海线北侧地区,速进出于马头镇、后湖以北之线后向左旋回,即向向城、青山之线攻击前进。(5)中央军速夹击、驱逐正面之敌后,与右翼军联系,向傅山口、鹅山之线攻击前进。(6)左翼军集结主力于其右翼,与中央军联系,向响连屯、獐山之线攻击前进;其左翼应保持现在之线,施行佯攻。……(8)韩庄守备军固守韩庄附近运河之线,阻止敌之突进。(9)战区总预备队(约三师及炮兵若干)分置于徐州、归德间,策应两兵团之作战。统帅部对第五战区的部署及预定作战行动基本同意,但在集中使用兵力及控置机动兵力方面稍作了一些补充指示。蒋介石于4月26日致电李宗仁:“(1)部署适当,希坚决实施。(2)须着眼求敌主力包围于战场而歼灭之,勿为作战地境及到达线所限制,以免樊军扑一大空再回转攻击之烦。(3)外翼如有少数敌人,须由石军驱逐,勿分割樊军兵力。(4)马头镇及其以南之敌,须由张自忠及吴良琛部阻止之,攻击军应果决向敌侧背迈进。(5)须尽量由左翼于孙军抽出有力部队以供机动使用。”在战略上,中日双方虽然完全不同(日军是进攻,是企图消灭徐州附近的中**队,从而攻占徐州;中**队是防御,是企图消灭进攻徐州的日军一部,从而保卫徐州)。但在战役上,双方的作战指导都是企图以攻势作战、以迂回包围行动歼灭对方。(二)徐州外围作战及弃守台儿庄战斗后,中国追击部队与日军濑谷支队、坂本支队相持于峄县附近的期间,日军第2军得到了加强。西尾寿造将第师团的约4个大队及第16师团的约1个大队等配属给第10师团,将独立混成第5旅团的约2个大队等配属给第5师团,并令第师团接替了第10师团第8旅团的后方警备任务,从而使第一线的兵力大为增加。4月10日,第10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由兖州进至枣庄指挥作战。18日开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