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章 何加焉(2/3)

作者:陈瑞聪
够好好照顾含贞,弥补自己的过失。

这么想着,陈冲虽然仍没有解脱的感觉,但内心总算是平静下来了,他坐了下来,靠在庙内的一根柱子上,迷迷糊糊地就睡着了。等他再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当日晌午。阳光照射进来,正好洒在他肩上,陈冲抬头就看见了刘备雕像的双眼,他也不自觉地笑了,站起来自顾自地说:“让你们看笑话了。”

简单收拾了一番后,他找守卫借了一匹马,缓缓往回走。此时他才有精神注视来时的路,结果不免发现,沿途有许多衣衫褴褛的孩子正在地里捉虫,而沿途的阡陌之中,也多见粗布荆钗的农妇,竟不见有多少男丁,思其缘由,大概是很多人都死在大江以南了吧。陈冲见此情形,又想,也有十数万人承受了相同的悲恸,自己并不比他们重要半分。自己是老人尚且无所谓,而那些丧夫的女子,丧父的孩子呢?自己也要为他们负责才是。

正在思考的时候,忽然听到南面有人大声喧哗,陈冲惊了一下,转首去看时才发现,原来有孩子落入水里了。周围有十几个孩子大声呼救,也有五六个成年人赶了过来,但见水深河宽,无人敢救。

情形危机,陈冲来不及细想,立刻就从马上跳下来,紧接着跃入河中,初秋的河水仅仅是微凉,陈冲稍微适应了一下水性,便朝落水的孩子游过去。溺水的男童已经慌了神,在水中胡乱扑腾,手脚乱动,小脸时而露出水面,又很快被水流冲下去。陈冲见状,先猛吸一口气,再潜入水中,用背部把这男童托起来。这孩子有了依靠,渐渐地才不慌了,只是双手紧紧拽着陈冲,让他感到有些沉重。

好在这孩子只有四五岁,还不算太沉,陈冲稍微废了些力,还是把他带到了岸边。岸上的人手忙脚乱地把陈冲接上来,然后又有人说:“还有一个在河里。”陈冲听了也来不及歇息,就继续回到水中去寻找,然而他来得太晚了,而且在水中伤眼的视线很差,看许多事物都是黑魆魆的。他三次换气,三次潜水,哪怕精疲力尽,也没有找到另一个溺水的孩子。到这时他终于坚持不住,一上岸就晕倒了,多亏是有人为他按压了几下胸部,他才又缓过神来。

这时两个孩子的母亲都赶过来了,发现孩子被救的那位欣喜若狂,而找不到孩子的则在原地大声嚎哭,抱着陈冲的腿说:“恩人,你再找找看,再找找看!”陈冲心中也很愧疚,但他实在没有力气,只能从腰间掏出玺印来,让他们去找当地的亭长,而后一起到河中来捞人。众人看了他的丞相印,一时息声,谁也没有想到,眼前这位浑身湿透、衣着寻常的老人,竟就是当朝的宰相。

有人窃窃私语说:“丞相看上去仿佛常人,并无什么不凡啊?”

在极度疲累的情况下,陈冲等到了亭长过来,指挥他们扎了一个木筏,而后在河面上撒下渔网,打捞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终于把在河底的孩子捞了起来。孩子的尸身很轻,可陈冲将他还给他的母亲时,这名农妇已经被压得说不出话了,她抱着孩子颤动着嘴唇,只对着陈冲深深低头。陈冲对此唯有沉默,为此他又派人去府中拿了一块金饼,交给了本地的亭长,令他把这些钱都换成粮食,专门赡养亭内的鳏寡孤独。

做完这些,陈冲已经精疲力尽,什么也不能去想了。他叫了一辆牛车,说了丞相府的位置后,就在车上静静睡着了。不过不同于在昭陵的那一觉,这一次他睡得非常安详,梦中什么也没有,只有一片无声的寂静。

再次醒来,陈冲发觉自己已在榻上,身上也换了件素净的纱衣。董白果然也在榻前,正为他煮一碗暖身的肉糜。陈冲看了妻子一眼,第一句话就是:“阿白,含贞走了。”董白回头注视他,缓缓点头说:“我知道,你昨夜没回来,台中专门来通过信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