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五章 法甲首球(5000字)(2/5)

作者:大陆最强骑士


赚到的转会费,相当一部分比例将会投入到青训,培养新的优质小妖。

毕竟法甲球队造血能力可是很强的。

大量热衷足球的移民后代以及非洲人才宝库,让法甲球队根本不缺身体素质好的后备力量。

很多家法甲球队阵容有一半左右的主力都出自自家青训。

同时,还有不少瞄准四大联赛的年轻球员,将法甲当成踏板,在这里练级,打磨球技。

等到他们踢出了一定成绩,也是会拍拍屁股走人的。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法甲,实际上就是个升级版的比利时联赛,是一个人才输出型的联赛,在竞争力和商业性上稍差一筹。

这也造成一种现象,就是法国的顶级球星都在其他联赛。

法国国家队强不强?还算不错!

法甲有没有竞争力?和其他四大联赛相比,还真的差了不少。

王诺此前和米诺有过这方面的交流,米诺还从经纪人的角度谈了一些看法。

为什么法甲留不住顶级球员,还有一个原因是球员在法国很难获得和自己相匹配的身价,也很难获得欧洲赛事级别的荣誉。

法国没有一支拿得出手的顶级豪门,球队随着人员进出,起起伏伏战绩波动太大,唯一的欧洲冠军还是马赛在90年代取得的,而且后来还出了问题。

由于法甲独特的税收制度,球队普遍经营不善,又不谙包装之术,所以法国球员卖不出像样的价钱。

而偏偏法国培养的优质人才流出各大联赛,又相当好用。

其一,技战术水平高,法国国内年轻球员在中小俱乐部的比赛时间很充足,在法甲练过后,去到其他高水平联赛完全可以无缝衔接。

其二,适应能力强,法国球员大都具有颇佳的职业素质和适应能力,比起自律能力太差的英国人、巴西人,有些恋家的阿根廷人、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法国球员毛病比较少。

所以,物美价廉,必然广受追捧。

各大联赛,都少不了法国外援!

而法国呢,先将潜力球员在国内培养一波,然后将“准成品”送到各大联赛继续练级,除了苦了法甲,倒没什么不好。

......

所有的未知和猜测、季前赛的临阵磨枪,都已成为过去。当主裁判吹响比赛哨声的那一刻,王诺脑子里只留下一件事——比赛。

孔布阿雷排出了433阵型,瓦罗突前,王诺和加梅罗在左右两边。

中场是马图尹迪、内内、尚托姆。

后卫是雅来、蒂埃内、比舍瓦茨、萨内,门将是新援西里古。

遗憾的是帕托雷斯的手续出了问题暂时无法登场,而西索科也因受伤无缘大名单。

洛里昂方面则排出了稳健的442。

比赛一开始,巴黎圣日耳曼就在球迷的助威声中占据了优势,但洛里昂在古尔库夫的带领下,很熟练地打起了防守反击,阵型严丝合缝。

王诺左边锋打得比较少,对法甲的节奏也不太了解,所以刚开始踢得比较谨慎。

第5分钟,巴黎圣日尔曼获得前场定位球,由巴西人内内主罚。

王诺跟随着其他人窜进禁区里,以显示自己很积极,结果竟然差点真的被他顶到球。

要不是洛里昂的后卫曼加偷偷压了王诺一下,可能他已经形成自己在法甲的第一个攻门了。

一击不中,巴黎还有很多机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