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利益为考量,绝不夹带私人恩怨。>
这样做是非常困难,但却是帝国储君做事情的态度。>
考虑涉及到帝国利益的事情,却被主观情绪左右,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必然会受到父皇的批评。>
皇帝苏河听到太子苏蜀谨慎的回答,他面露笑容。>
太子苏蜀内心非常想要给曹国找麻烦,他却一次又一次克制住这个想法,以帝国的利益为重。>
这是很好的品质,太子苏蜀今后掌权,他也不会以自己的喜怒哀乐,对帝国的各项事务胡乱安排。>
皇帝苏河把手中的电报,翻到最后一页。>
“蜀儿,襄王苏振兴的求援信,你认为应该怎么回复。”>
这封求援信,还是太子苏蜀亲自挑选出来。>
他对于父皇这个问题,早就有了腹稿。>
太子苏蜀神色较为轻松的回答道:“父皇,儿子认为帝国应该有限度的表示。>
父皇不止一次说过,藩属国是帝国的压舱石。>
帝国出现人口爆发性增长,失地农民过多。>
为了维持帝国的稳定,需要向藩属国转移多余的人口。>
帝国的工业产能暴涨,需要藩属国消化多余的产能。>
藩属国对于帝国极为重要,我们应该表现出对于藩属国维护的态度。”>
皇帝苏河听完太子苏蜀的态度,他摆了摆手说道:“此一时彼一时。>
在美洲大陆还有欧洲殖民者时,帝国给了藩属国极大的支持,就是让其余藩属国没有后顾之忧,解决附近的欧洲殖民者。>
赵国、魏国这两个藩属国都是典范。>
哪怕是实力较弱的襄国,老襄王苏鲤也是征讨西班牙殖民者,这才受伤。>
但现在美洲大陆,已经没有欧洲殖民者立足的地方。>
美洲大陆大大小小的势力,都属于汉人势力。>
这个时候,帝国最好不要表态。>
帝国做出两不相帮的态度,这些大大小小的势力,才会重新洗牌。>
在洗牌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强大的国家。>
帝国不是任何人的保姆,帝国在海外有藩属国很重要,这些藩属国是谁,一点都不重要。”>
太子苏蜀听着父皇的说法,他不断的点头。>
这是他第一次深入了解父皇对于藩属国的看法。>
他之前还认为,父皇舍不得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对这些老兄弟帮衬很多。>
太子苏蜀现在才知道,父皇只是利用这些老兄弟的能力。>
也只有这些实力卓越的开国功臣,他们才能带领最少的人,短时间建立一个国家。>
父皇说得很对,有藩属国对于帝国很重要。>
这个藩属国是谁?他的国君换没换?>
这对于帝国的利益,有一点点影响,但是不大。>
皇帝苏河把看完的电报扔在一旁,他满意的说道:“蜀儿,你今天表现的很好。”>
太子苏蜀听到父皇这句话,他很高兴。>
这证明他通过这次父皇的考校,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这也是父皇送客的常用话语,父皇要继续处理国家政务。>
太子苏蜀起身鞠躬,向皇帝苏河告别。>
他得到允许之后,离开乾清宫。>
他看到心腹侍卫王正宇正在院里的凉亭翘首以望,这是发生了与他有关的大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