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各有婆娘子女养活,虽也喜欢饮酒吃肉,却不忘节俭度日。>
于野也停了下来,伸手示意道:“我请两位大哥饮酒?”>
“多谢于兄弟的美意,不必了!”>
“于野有所不知,此地酒肉价钱昂贵,走吧——”>
兄弟俩为人厚道,含笑拒绝了于野的好意。>
于野却径自走向酒肆,并在门前桌旁坐下,扬声道:“伙计,一坛桂花酒,五斤煮羊肉!”>
伙计答应一声,转身去安排酒食。>
于野又招了招手,道:“两位大哥,请坐呀——”>
秦柱子急急走到他的身旁,低声:“兄弟呀,不敢吃白食,快快随我离去……”>
他以为于野不懂规矩,故而担心不已。>
“啪——”>
于野佯作伸手入怀,摸出一块银子放在桌上。他虽然拿不出千金船资,而身上并不缺少金银。>
“哎呀……你哪来的这多银子?”>
秦柱子迟迟疑疑坐下,犹自难以置信。>
秦栓子也走过来,惊讶道:“于野,你真心请我兄弟饮酒?”>
于野微微笑了笑,道:“我村子里有句老话,穷家富路。既然出门远行,岂能短了银钱。两位大哥不必担心,尽管吃喝!”>
伙计送来酒食,顺手拿了银子,道:“用不了许多银钱,待柜上找零……”>
于野摆了摆手道:“银子不必找零,余下的买了酒肉送至货栈交给一位秦伯便可!”>
“好哩,三位慢用!”>
伙计答应一声,自去忙碌。>
秦家兄弟俩瞪眼看着于野,却还是伸手抓向酒坛子。>
一个十七八岁的异国少年,来到齐国不过旬日,而言行举止、以及口音,已与本地人极为相似。若非知根知底,难以猜出他的真实来历。>
“哗哗——”>
说话的工夫,桌上多了三碗酒。>
秦柱子与秦栓子已迫不及待端起了酒碗,昂起头来一饮而尽,然后一亮碗底,齐齐吐着酒气笑道:“哈,先干为敬!”>
于野也不禁一笑。>
秦家兄弟俩虽然节俭,为人厚道,却不失豪爽,饮起酒来更是本性尽显。>
于野正要端起酒碗。>
便于此时,身后有人出声道:“冬夜天寒,酒暖人心,他乡邂逅道友,何妨邀我同饮呢……”>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