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场虽然有通向市里的小火车,但是这森铁小火车,主要是为了林场生产运输木料。>
虽然也有两节车厢可以坐人,但这属于顺便,一切都是要为了生产服务。>
现在各个林场的采伐量都很有限,小火车只是下午会运送木材到市里去一趟。>
顾兆成要一大早过去市里,想要等小火车肯定是不赶趟的。>
所以还是要坐汽车,虽然走山里的土路颠簸了一点。>
但顾兆成不晕车,这只是一点小问题。>
“兴杰,走了,今天我和你一块。”>
顾兆成早上走,刚好可以跟着兴杰一块。>
兴杰不同于凤霞还偶尔学校,因为晚上也想要学习,一直都是住在家里。>
住在家里,不只是学习方便,就是开销也要少很多。>
各方面都很适合被断了经济来源的兴杰的。>
“好,大哥咱们一起走。”兴杰点头,拿上书包,两个人就准备走。>
因为这么远的路程,每天都是急匆匆。>
“你们俩个等等,拿个鸡蛋再走。”>
那存花叫住了两个人。>
在顾家早上每天每人一个鸡蛋,也就是七个。>
这个时候,像顾家这样不养鸡的人家,基本都是买鸡蛋,买的都是养鸡场的饲料鸡鸡蛋。>
鸡蛋个头大,一斤也就七八个,一斤的价格在三四块浮动。>
对于一个月基本工资两三百,上山伐木有绩效,才有五六百工资的顾长山来说,这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所以陈兴杰,才会在早上拿了鸡蛋之后,想给家里留下五毛钱。>
就是被那存花抓住训斥好几回,还是想给家里留。>
就是因为知道,老顾家负担不起。>
不是负担不起这一个鸡蛋,只是负担不起,家里各方面,都多负担两个人的开支。>
“好嘞。”顾兆成去灶台上拿了两个鸡蛋,分给了兴杰一个。>
顾兆成和陈兴杰在一起,当然没有给陈兴杰偷放钱的机会。>
而且在家里住了这么久,兴杰对顾家已经有了一些归属感。>
没有像开始那么外道,在一些小事上已经没有那么纠结。>
坐上汽车了之后,两个人没有坐到一起,也没说太多话。>
兴杰坐下之后,就闭目沉思起来,可能是在脑子里面虚空做题,顾兆成也就没打扰。>
兴杰这个时候,脑子里面除了学习,不存在太多的东西。>
所以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小镇做题家。>
“大哥,我得去学校,快上课了。我陪不了你体检了。”>
“行,你去上学吧,我自己能行,我虽然来的少,但也不是没来过城里。”>
进了城汽车路过学校的时候,陈兴杰就先下了车,从林场发过来的车,到林场学校,林业局都是挺方便的。>
顾兆成说的是去武装部,但是实际情况,只是找公用电话,去了一个电话说明了一下情况。>
剩下的都是顾兆成自由活动的时间。>
虽然市里实际情况不算特别繁华,但是对在山里待了这么长时间的顾兆成来说。>
已经足够热闹,过来之后,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车和人。>
虽然已经喜欢上了山里的安静,但是偶尔热闹一下,也很不错。>
几百斤鱼,可以选择去市场批发给摊贩,也可以卖到饭店,还可以去小区门口摆摊。>
想着尽量卖的价格高一点,顾兆成提着两个水桶,选择了城里的有钱小区。>
这年代城里的小区,主要还是以单位家属院为主。>
哪个小区比较有钱,都在门口写着的,看前缀就能知道。>
顾兆成还是捞到不少鱼的,有不太值钱的鲫鱼、鲤鱼,草鱼,有贵一点的老头鱼、鲶鱼、黑鱼,鲢鳙,更贵一点的鳌花,和海鱼可以拼一下价格的细鳞鲑。>
这个年代,已经从吃饱跨越到了吃好。>
有了追求野生的概念,所以这些河鱼,还是比养殖的价格高一些。>
就是值钱的鱼,数量都比较少,所以想要卖太多钱,也不容易。>
一个上午的时间,转了几家小区,把这些鱼给清出去,顾兆成也卖出去了一千三百块钱。>
比顾兆成预想的还是要好一些。>
待了一个上午,顾兆成发现这个年代的小生意其实还是可以做的。>
小区门口卖点菜,卖点水果,卖点小吃零食的生意其实都还不错。>
只是想利用信息差,追求八十年代的暴利,已经没那么容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