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这是旅游开发公司,不符合我的专业,我哪里懂得这些。你现在公司就做的挺好了,我哪敢给什么指导。”>
兴杰平时对外主打的还是一个谦逊。>
甚至有一些过分的低调,完全没有年轻热血的这个时期。>
“这怎么不是你的专业,不管什么公司目的都是为了赚钱。你虽然不懂旅游,但你懂经济,懂怎么赚钱就行。哪一家公司,不为了赚钱啊。”>
具体的经营,兴杰可能因为没有经验真的不擅长。>
但是怎么发展公司,发展的大方向,对兴杰来说,还是挺专业对口的。>
“大哥,那我就试着说一点?”>
“有什么就说什么,咱们兄弟哪还需要藏着掖着。”>
对于兴杰能有什么建议,顾兆成还是期待的。>
“大哥,你听说过碳中和吗?”兴杰一脸兴奋的问道。>
“没有。”顾兆成摇头。>
“大哥,碳中和就是……”>
其实就是一个环保问题,企业或者一个地区,碳排放和碳吸收能够相对的抵消,实现一个零排放。>
“兴杰,你这书没有白念,就是比大哥懂的更多。”>
兴杰的理念肯定是一个好的理念。>
“大哥,如果可以实现碳中和,那咱们林场也就不用等到树木成才的时候,才可以盈利,当把树苗栽下去的时候,就开始为林场创造利润。”>
碳中和这玩意想要盈利,就是把林场多余的碳吸收指标。>
卖给一些需要碳中和指标的企业。>
需要碳中和指标的企业,大多都是一些需要出口的企业。>
没有达到碳中和、碳达峰的企业,产品不能投入到国际市场。>
这玩意阴暗点的说法就是,发达国家控制发展中国家生产成本的手段。>
想要达到碳中和,实现减排,企业就需要巨大的投入。>
这些环保的投入,肯定都要分摊到具体的产品上去。>
失去了价格优势,本身又没有技术优势的情况下,很多产品就会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
这个东西能在国际上通过,主要是环保,算是政治正确,也确定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如果所有人都要摆烂,也就谈不上什么可持续发展。>
“兴杰,你这想法是好想法,但是这玩意才是刚刚受到重视,咱们林场要依靠这些赚钱,起码也要等有了一定法规出来再说。”>
没什么法律要求的情况下,林场因为树木植被多,有很大量的碳吸收,有不小的碳中和指标。>
但是有指标卖不出去,目前来说,还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概念提出的时间不长,这玩意就算是在国际上讨论的火热。>
但还是一个超前的东西。>
“大哥,我想搞碳中和的课题,这可以为咱们林场,整个林业都探讨出一条新出路。”>
兴杰整个人忽然就热血了起来。>
兴杰的这个思想境界,跟黄小萍确实不是一个档次。>
黄小萍想着怎么多占一点局里的便宜,多分上几平米的房子。>
兴杰这个跟局里没直接关系的人,想着怎么为局里找出路。>
两个人的三观区别这么大,聊不到一起太正常。>
“行啊,不管你想做什么,大哥都支持你。大哥也不懂这些,你就直说,大哥这边能帮你做点啥吧?”>
顾兆成肯定是支持兴杰的。>
兴杰这种读书读到博士的人,怎么都算是高知人才,生存已经不是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
如果只为了生存,怎么样都容易追求到一个不错的生活品质。>
有点自己的追求,是挺好的事情。>
而且兴杰这也不算是飘在天上。>
追求目标的时候,也不耽误个人的生活。>
“大哥,我需要一些碳中和方面的数据,希望你能帮我收集一下。”>
“没问题,这是小事。”>
就是请几个,采购一些设备,时常监测一下,不是多大的花费。>
“大哥,我这又麻烦你了。”>
“不麻烦,你能课题研究出来的话,咱们林场这不是也受益嘛。”>
顾兆成承包的林场,除了不能伐木。>
树木产生的各种收益都属于顾兆成。>
如果真能卖出去碳中和指标的话,收益当然也属于顾兆成,顾兆成也不算白忙活。>
“干爸干妈,那我们就回深城了。”>
“长山大哥,存花嫂子,林场这边搬迁有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