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初三没有多久,牛爸终于,又有了假期回家。>
这次回来,不只是和以前一样,带了吃的,用的,穿的。>
更是带回来了,一件家用电器,一台十二寸的黑白电视机。>
一台十二寸国产电视机,三百多块钱,这个价格虽然不便宜。>
但院里也不是没有双职工家庭,家里条件也不错,也是拿的出这笔钱的。>
但没门路,也不想多花钱,还是买不到电视机的。>
电视机怎么也是紧俏商品,而且一下子也紧俏了好多年。>
牛野家的电视机是院里,甚至是附近几个院子的第一台。>
“牛野家买了一台电视机。”>
“在自己家也可以看电影了。”>
“打开电视,想看什么,就有什么。”>
……>
电视买回来之后,牛野家里就成了公共场所,家里的堂屋,客厅本来就不算大,挤的满满当当的都是人。>
牛野虽然觉得电视机,是个没什么用的东西,但还是接受了这个东西。>
让邻居来看,把家里弄的很乱,不让来,又会把人都得罪。>
电视买回来之后,牛野也带不了自己的跟班小弟,小妹,在家学习了。>
十来岁的小孩,哪里抵挡着住,电视剧的诱惑。>
就是一些阿姑,阿婆的也抵挡不住。>
大老爷们也大多很关心新闻,播新闻的时候,屋里也是站满了人。>
电视买回来之后,牛野和爸妈看的并不多。>
只不过不看,这台电视剧,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牛家买到这台电视机,也不知为了用来看,也为了证明,家里有钱过的好。>
之前的二三十年,想要证明家里,过的不错,买三转一响就行。>
但‘三转一响’不稀奇之后,普通家庭,证明财力的方法,只有买电视机,洗衣机,冰箱,这一类的大家电了。>
所以这台电视,摆在那里,就是牛爸,这个院里首富的面子。>
“牛野,了不得的啊,你爸给你买回来一台电视机。”>
“吴姨,哪里了不得啊,就是一台电视机而已,你们家很快也会买的。”>
“借你吉言,我们家儿子也想买的,就是没有电视机票,所以还没有买。”>
牛野发现了,自己在这个院里,最惹不起的就是这个吴姨吴寡妇,这张嘴,太厉害了,传起来八卦太快了。>
一个寡妇轻松掌握了院里的舆论。>
所以牛野和吴姨说话的时候,都很客气,希望吴姨,整天说八卦的时候,可以避开牛家,就算是要说,也尽量的说一点牛家的好话。>
最一开始,牛野家里有人在家,就有人过来看电视。>
经过了一个星期的磨合,看电视的时间,才大概的定下来了,晚上七点到十点。>
也就是看到晚上电视没有节目的时候,多亏了现在的电视节目比较少,才没影响到,牛野的正常作息时间。>
“爸,现在已经改革开放了,已经有一些人开始做生意了,您还要上船呢?”>
牛爸临走的时候,牛野还是找到了牛爸,两父子简单的谈一谈。>
“牛野,爸知道你不想爸离开家。但你也不能想着,让你爸在家做生意,倒买倒卖吧,那都是一些没有工作的人才做的事情。”>
“爸,就因为没什么人做,竞争少,做生意才能赚钱呢。”>
“这个就不要再说了,爸要是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等你小子长大了,到时候想结婚,对象都不好找。”>
牛爸笑着说道,几十年了,有一份好工作的观念,还是挺根深蒂固的。>
“爸,你也是走南闯北,出过国,见过世面的人,应该知道,国外做生意的人,地位没有那么低,以后咱们这也是会和外国一样的…”>
“好了,回来做生意的事情,爸会考虑的。但是这次上船,肯定还是要跟着出海的,早已经订好的事情。你现在是大孩子了,爸走了,你在家,要记得照顾好你妈。”>
最后这一句话,牛爸叮嘱的挺认真的。>
牛爸以前,回一趟家,只是带回来一些国外的见识,作为谈资,让家里面变得很热闹。>
这次不一样了,留下了一台电视机,就算牛爸出海走了,家里依然还是很热闹。>
可能这就也算牛爸的一个目的,有了电视在家里,就不怕牛妈觉得家里冷清了。>
……>
牛爸回过家之后,牛家一年也就没什么可盼的日子了。>
又过一个春节之后,时间就进入到了八十年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