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可以说就是工程兵,修城设障,修路架桥,挖河筑堤,后勤运输都是湘军的活。>
但是因为大周朝的湘军算是役兵,代替了前朝很大一部分徭役的原因。>
湘军需要要做的事情很多,维修栈道,管理各种驿站,押送各种纲物,驻守各个仓库,关口等等。>
道理上盛长柏是可以向朝廷申请,调动厢军干工程。>
但实际上,湘军其实没什么闲置的人手。>
就是勉强抽调出来几百号人,对于水利工程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
想要更多的人手,还是要从农民之中增发徭役。>
夏秋时节,都是农忙,不能耽误农时,不适合征发人手,所以盛长柏才要一直想等到秋收之后,再开始动工。>
“刘韬,你去催一催,让弓手们做事情快一点,等回到州衙之后,就给他们分发赏钱。”盛长柏继续的吩咐道。>
兵贵神速,为了避免其他的盗匪知道了消息,给剿匪增加难度,收尾的事情还是要尽快。>
焚烧尸体,救治伤员,审问匪寇寻找盗匪藏匿的钱物。>
就算尽量的精简流程,破寨之后必须要处理的事情也不少。>
但结果还是值得的,一个山寨就有几百个劳力,价值几千贯的财货。>
如果知道这些盗匪这么有钱,可能盛长柏的前几任,早就把这些匪寨给踏破了。>
用了半个月时间,盛长柏连破五座山寨,水寨。>
山寨,水寨两者之间的区别就是,山寨的底层做农民,水寨的底层要做渔民。>
收获了二千号人劳力,这是除去了妇孺的结果,有一万多贯的财货,这也是给弓手发过赏金的剩余。>
有人有钱,工程也就有了动起来的基础。>
这些人不是主动投降,都是攻破匪寨之后,盛长柏抓过来的盗匪手下。>
不管怎么样,这些人都有为盗匪出力。>
不说给这些人判什么罪,劳动改造一段时间,盛长柏一点不亏心。>
...>
手里有了人,也有了钱,盛长柏也就没有继续亲自带兵剿匪。>
剩下的几个匪寨,交代了下去,交给手下去做就行。>
这些盗匪都是一些乌合之众,除了让盛长柏体验一些氛围,见了见血之外,也没什么实际武力方面的锻炼作用。>
有了事情忙,盛长柏就放手了这边。>
开始带着人勘测水路,整修水利。>
首先的就是继续召集乡绅富商薅羊毛,哪家出钱出力最多,就先修哪一段河道。>
这些人的田产最多,整修水利之后,受益又最大。>
一个个又都富的流油,不薅上一把,都对不起这些人。>
盛长柏在河道工地,当监工当的起劲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到了徐州。>
“公子,顾二公子来了。”家里的一个小厮过来通知道。>
“顾二?顾廷烨吗,这人怎么突然跑徐州来了。”盛长柏疑惑道。>
“是宁远侯的二公子,说是有一些事情,寻公子帮忙。”>
“行,我这边交代一下就回去,你先回去,帮顾公子先安顿一下吧。”>
顾廷烨跑了过来,盛家只有盛长柏一个人在徐州。>
不用担心顾廷烨惦记自家妹妹,盛长柏也就按着礼节,让顾廷烨在家里住下。>
等盛长柏回到家,看到收拾一番,依然还显得风尘仆仆的顾廷烨,人被晒黑了很多,一看就知道没少在外面跑,开口问道:>
“仲怀,出了什么事情,你怎到徐州来了?”>
“唉...这说起来话就长了。”顾廷烨变丧了不少,一开口就唉声叹气的。>
“不着急,那咱们先用膳,吃着了再慢慢说。”>
盛长柏摆手适宜丫鬟,开始摆饭。>
“有酒吗?”>
“我们偌大一个徐州,怎么可能没有你的酒吃。”>
“有酒就行。”>
把酒上来了之后,顾廷烨就是吞吞吞的干了三大碗。>
“你慢着点,不用那么急把自己灌醉,出了何事,总要让我知道一下吧?”>
“最近我们家我自己都出了不少的事情,没有一件是让我顺心的。父亲去了,我不过就是和父亲争执了几句,整个汴梁都说父亲是被我气死的。”顾廷烨眼红红的说道。>
“我离京的时候,顾侯的身体尚可,怎会如此突然...仲怀,你还请节哀。”>
虽然没那么意外,盛长柏还是礼貌性,对顾堰开的死表示一下惋惜。>
顾堰开看着身体是不错,但是毕竟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