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之位,都孝敬不得自己的生父吗?”赵宗全委屈完之后,还是怒了。>
“陛下,臣支持你,为人子者,如不能孝顺自己父母,就算得登上了九五之位,又有何用?”>
皇帝的铁杆还是只有韩章,无条件的支持赵宗全。>
“陛下,宰相担任宗室山陵使于礼不合,请除韩章山陵使之职。”>
没事就怼怼韩章,也成为了群臣的日常。>
本来名声,威望都算不错的韩章,在彻底向赵宗全跪了之后。>
也就成为了朝臣刷威望的工具人,人人都可以不畏宰相,不畏强权的名声。>
“韩章有为先帝建陵的经验,朝堂之上除了韩章,还有谁人更合适?”>
为了自己爹的排面,赵宗全明显不愿意换成其他人。>
“陛下,既然先舒王修陵之事要暂时搁置,山陵使等真的修陵的时候再任命也不迟。”>
“朕什么时候说了要搁置修陵之事?”赵宗全皱眉头问道。>
赵宗全肆无忌惮,不讲规矩的结果,就是现在的朝臣都对赵宗全有了警惕。>
本能的就要处处限制赵宗全,防止权利的失控>
“陛下,现在朝堂各处都需要用钱,陵寝之事,等到了国库宽裕了也不迟。还请陛下以天下大局为重,以江山社稷为重,以天下的百姓为重。”>
这是朝臣开发出了新花样,对赵宗全开始道德绑架。>
不管内心怎么想,表面上皇帝必须吃这套。>
“都说让陛下以大局为重,陛下连自己的生父都照顾不了,又怎么去照顾天下的百姓。”>
顾廷烨跳了出来说道,现如今赵宗全的禹州团伙。>
也就只有顾廷烨还可以在朝堂上发发声。>
其他的几个人,都在半年前,安排巡盐人选的时候,各自犯了事。>
虽然都被赵宗全包庇了下去,重重拿起,轻轻放下。>
都只是一些降品,罚俸的处罚,真正的差遣不变。>
手里的权利不变,也就代表着几个人,都只受到了应付,敷衍式的处罚,不痛不痒。>
但既然是犯了错,就要夹着尾巴做人。>
敢说话,就要面临着文臣的疾风骤雨,文臣喷起人来,能给几个人喷抑郁。>
“顾侯此言有理。”>
赵宗全给顾廷烨点赞。>
“不说陛下还没有要搁置先舒王陵寝之事,就是真的搁置了此事,山陵使也不必卸任,正式动工之前,陵寝的规制和选址,也需要人主持的。”>
顾廷烨得到了皇帝的肯定,继续的说道。>
“此事不必再提,韩章担任山陵使不变,陵寝何时修建,等下一次上朝再议。”>
皇帝和朝臣的意见不统一,事情当然推进不下去。>
这次的事情,御史台和谏院,没有掺和。>
盛长柏也没有发言,做好了决定,准备安分一段时间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这件事和盛长柏关系确实不大,毕竟群臣和皇帝这次争吵的主要的目的,是从赵宗全手里要钱。>
御史台和谏院,合称为言官就知道,两个衙门,都是动嘴皮子的,不是什么花钱的部门。>
这次都是需要大花钱的衙门,和皇帝在掰头。>
主要的代表就是宗正司,枢密院,三司的官员。>
代表着宗室,军方,文臣三方的势力。>
“顾二,你这样为官家说话,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你上哪去再娶一门贵女去?”>
下朝了之后,盛长柏问顾廷烨道。>
既然想娶媳妇,当然要与人为善,和各方搞好关系。>
不是一个政治立场,没有共同利益的话,也就很难去联姻。>
现在还和禹州一伙儿站在一块的,也就剩下了韩章为首的中书门下的一些人。>
但是顾廷烨要娶韩章的孙女,手下的头号文臣和武将搅和成一家,赵宗全哪有这么大的心胸,晚上还要不要睡觉。>
“京城里面待嫁的贵女那么多,还能没有我顾廷烨的一个?”>
虽然顾廷烨很自信。>
但是顾廷烨现如今,想要找媳妇,已经不如刚翻身的时候。>
那时候皇权刚刚交替,赵宗全的局面,一片大好。>
很多人都报着对赵宗全的期待,又有许多勋贵家,面临着被清洗的风险。>
愿意去攀附顾廷烨这个皇帝面前的第一号红人。>
但是现如今,当权了这么长时间,赵宗全的本性完全暴露。>
许多人也就对赵宗全不报期待,不愿意和禹州一伙儿融合到一块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