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一个宰相,搞的现在跟赵宗全的一个马前卒一样。>
“大周的江山,也不是只有一个西北,西北一直都在交战的话,朝堂就不做事了吗。先舒王的尊号问题,本在去年的时候就该议定。到如今已经拖了一年,继续往下拖,皇帝是想拖到什么时候,拖到我这个老婆子都不在了吗?”>
太后这时候,明显就故意的带着了几分怒气。>
知道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算是近段时间,赵宗全各方面都最虚弱的时候,也没那么同意被打发。>
太后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赵宗全也就急忙站了起来,朝太后作揖之后说道:“万万不敢,母后这是说的哪里话,母后身体向来康健,自然可以长命百岁。”>
虽然很不想认太后这个便宜妈,但是已经完全进化为政治生物的赵宗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两个人还维持着母子关系,没有撇清关系的情况下。>
在表面上,赵宗全还是要做一个孝子。>
尤其是当着文武百官群臣的面,表面的“孝”一定要做好。>
赵宗全一般也都是行动上忤逆太后,口头上就是不当着群臣的面,位于后宫,也是没直接顶撞过太后。>
“不用长命百岁,真要活那么长,那我不就成老妖精,更惹人厌烦了吗?”>
太后直接阴阳道。看的出来,这两年时间,也是对赵宗全积累了很多的不满。>
“儿臣万万不敢。”赵宗全又是躬身回道。>
“不敢的话,先舒王的尊号,怎会迟迟定不下来,难道西北用兵,礼官都没时间了吗?”太后这也算少有的强势。>
“陛下,臣奏请再议先舒王尊号。”>
“臣,附议…”>
以齐衡为首的,太后的支持者首先站了出来。>
然后盛长柏这些皇伯派也都站了出来支持。>
“西夏犯边,连失数城,几十万将士在于异族交战,这个时候让我为我生父上尊号,我实在做不到,此事不必再提。”>
赵宗全还是很坚定的拒绝,掌握着最终话语权的优势还是很大。>
想搞事情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搞。>
不想摊事的时候,就永远可以避而不谈。>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皇帝也不是真的孤家寡人,韩章,欧阳这些宰相,副相,都是皇帝的支持者。>
虽然人数不多,也就是朝堂上的四分之一,但是纷纷支持起来,也自有一番声势。>
“无事的话,就退朝吧,各自回衙都好好做事,一定要保证好前线大军的粮食,后勤。”>
赵宗全直接把事给推了之后,又耍流氓似的直接结束了朝会,根本不给人说话的机会。>
虽然这次太后这次主动发难没有成功,但是也从事实上证明了,现在在皇考之争上,太后处于优势。>
有了信心,太后自然就活跃了许多。>
又是频频的召见朝臣和家眷。>
虽然不方便饮宴,但是喝茶聊天一样的可以沟通感情。>
相比于前一段时间的沉默,现在的太后,明显更愿意发出自己的声音,显示自己的存在感。>
皇帝这边的话,也不是没有行动,派出来了自己韩章为首的一伙人,轮番的去给太后做说客。>
太后这个人能跟仁宗过几十年,受仁宗的影响,其实并不小。>
除了算是比较仁善,物质上不折腾之外,也确实惦记着几分赵家的江山,有几分大局观。>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种事情,对太后会有多大的作用不好说,但是真的会有一些作用。>
想让太后放弃掉,反对尊先舒王为皇考不可能。>
但是为了大局,因为西北在用兵,让太后暂时搁置,不是没有可能。>
“元若,最近韩相公,频频的去后宫面见太后,意欲何为?”>
为了了解清楚,韩章这段时间,频频深入后宫找太后,到底是什么样的目的,盛长柏找上了太后的心腹齐衡。>
“还能是为什么,韩相公找太后,还是为了先舒王的尊号之事。”齐衡回答并没有出什么意外。>
“韩章是想让太后做什么?”>
“韩相公还是希望,太后能顾全大局,不要再生事端,允许官家尊先舒王为皇考。”>
韩章就跟一个老流氓一样,就逮住了太后这个老寡妇欺负。>
讲道理也一直只给太后讲,从赵宗全登基开始,就一直让太后顾全大局,从来不会让赵宗全顾及一下大局去。>
“心还挺大,空口白牙的,韩章怎么不知道顾全大局,跟着群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