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好揭穿,不懂事的真把人带过去。>
把孙指挥留下保护这些百官和官眷,盛长柏又变成了单枪匹马。>
行动起来就自由多了,继续的往皇城的北边去。>
过了垂拱殿,到了福宁殿外,就可以看到,桓王和顾廷烨已经带兵攻破了福宁殿的大门。>
平叛兵已经和乱军厮杀了起来,并且乱军还处于明显的劣势。>
赵宗全已经坐稳位置,皇位其实已经得到了天下的认可。>
就算赵宗全表现的不怎么样,但是百姓也都知道了赵宗全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想要策反太多的军队反抗赵宗全,并没有那么容易。>
“投降免死,跪地不杀。”>
叛军平起来,其实有一些容易。>
乱军人数兵力本就处于劣势,道德上也不占高地。>
又看到了顾廷烨,这个原本的军方巨头第一人。>
本就被杀的节节败退,在平叛军劝降了之后,一下子就散了士气,不少人都直接跪地投降。>
“给我杀,你们这些乱臣贼子,竟然也敢跟我动手,你们可知道我是何人,我是新帝的姨父...”>
“都给我住手,你们知道我是什么人吗,我是新帝的母亲,未来的太后,你们竟敢如此放肆……”>
跪倒了一大片之后,也就看到了这次造反的正主。>
是一个中年将领和中年妇女,男的是禁军中的一位副指挥使,也是算是大周一位军方高层马辉。>
女的是赵宗全的宠妃,育有一个皇子刘奇的刘贵妃。>
这两个是姐夫和小姨子的关系,马辉也算是外戚,是属于赵宗全的禹州团伙的一员。>
虽然马辉,不如顾,沈,耿,段,处于赵宗全的信任、重用的第一梯队。>
但马辉毕竟也是赵宗全小妾的姐夫,两个人也算不太正经的连襟。>
无人可信,无人可用的情况人,赵宗全对这个连襟,也算是颇为信任和重视,加官晋爵不说,还让连襟指挥了一营军马。>
是赵宗全的连襟和贵妃,联手作乱,想要赶赵宗全下台,一点都不让人意外。>
由于赵宗全抓军权抓的最重,现在除了赵宗全的禹州团伙,其他人也没容易调动一营的人马。>
就算像英国公那样那些旧勋贵,凭着在禁军中的巨大威望,能够调动禁军。>
但这些人作乱之后,自己登不得皇位,也得不到太大的收益。>
老赵家已经坐了大几十年的皇位已经经历几代人,统治已经足够深入人心,不比太祖时期的乱世,那么容易改朝换代,鸠占鹊巢。>
谋反作乱收益最大的也就剩下了老赵家的自己人。>
这两位联合谋反不意外,让人意外的是,平叛军已经杀到了殿门口,也不见这皇城里面,真正的主人赵宗全出来。>
盛长柏很不开心,想要趁乱送赵宗全一程,结果连人都没有看见。>
如意算盘打的邦邦响,不见正主,也算计不出来。>
马辉和刘贵妃两个人的一番话,确实也震慑住了士兵,士兵只是把两个人围了起了,没敢动手。>
“什么新帝,有父皇在位,哪有什么新帝,父皇呢,父皇!”桓王激动喊了起来,然后就奔殿内去了。>
“陛下,你怎么能丢下我们孤儿寡母,就这么去了啊!”>
桓王撞开了殿门之后,从殿内就传出来了,一阵阵的哭嚎之声。>
刚才是厮杀起来嘈杂,大殿也关着门,听不到殿内的动静,现在可以听见了。>
“把这两个给我绑了。”>
听到里面的动静,顾廷烨也有了一些不好的猜测,愤怒之下,直接下令把贵妃都捆绑了起来,然后就也跟着进去了殿内。>
盛长柏也窜到人前,跟在顾廷烨后面,进到了殿内,然后就看到了赵宗全,已经凉了,是沈皇后在皇帝的榻前痛哭。>
“父皇,儿臣来迟了。”桓王一脸痛苦,跟着沈皇后跪倒在了赵宗全榻前。>
“陛下,臣救驾来迟。”>
顾廷烨看到这种情况,也是一脸悲伤的跪了下去。>
甚至两眼都含起了眼泪,虽然盛长柏没有亲见,但是大概顾廷堰开死的时候,顾廷烨都没这么伤心。>
赵宗全确实对顾廷烨不差,更是相比顾堰开来说,对顾廷烨温和许多。>
“陛下……”>
盛长柏也只能跟着给赵宗全哭丧一下。>
既然赵宗全恰当其时的死了,盛长柏也就愿意给赵宗全哭丧一下。>
当然了盛长柏真的就是意思了一下。>
盛长柏不只是不伤心,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