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南河(2/3)

作者:未知
“呵呵,今天不去,我的意思是,关于仓颉的传,你和我。”

“好啊,要这仓颉,那可是咱们华夏的名人,创造了字,才有了咱们今天的生活,字的地位太高了,要是没有字,咱们人类的明就无法延续,没有字,可能咱们现在还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甚至,可能几百年的事情,人们就忘记了。所以啊,这仓颉在我们原人的心,那就是神,每年去仓颉陵祭拜的人也多非常非常的多。“

李一飞微笑着读头,这导游也非常能,聊了一会,李一飞便问道:“难道仓颉就没有后人么?”

“有啊,当然有了,不过实在的,这后人是不是仓颉的后人,不得而知。”导游道:“在咱们原县东北路二十多里地的地方,就有一个仓寨,传闻是仓颉的后人居住的地方,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村庄,据传唐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现在已经是物了,其居住的人,这些年也多是搬迁而走,仓寨的后方,有一大片墓地,现在专门有人守墓,墓地之,据埋藏的就都是仓颉的后人,至于仓颉埋在哪,还真是不知道,就算知道,这么多年,怕也是早被人盗墓了。”

“唉,别的都好,就这些盗墓贼,太可气了,把物盗出去,犯法不,有时候保管不好,反倒是损害了那些物。”

李一飞将这些东西记下来,听导游到这里,便插话道:“要我,有些考古学家也是够呛。华夏人讲究死者为大,入土为安,不管是仓家还是别人家,乃至我们自己家,都不希望死后有一天,祖坟会被人刨开,里面陪葬的东西被拿走,甚至尸体都被掘走回去研究。虽然名义上是考古,但这么一想,心里总是不会舒服。”

““可不是么,要我,那些考古学家和盗墓贼没啥区别,只不过一个是偷偷摸摸的,一个是正大光明的,大白天就敢掘人家祖坟的,还美名其曰考古,前几年,仓寨附近就发生一起人命事件,几个考古学家去他们那里,啥要掘人家祖坟,那家也是延续很久的家族,老人都埋在一起,考古学家硬人家是什么什么人,非得掘祖坟研究考古。那家人当然不同意,两边就对峙起来,结果还是没扭过那帮考古学家,祖坟直接被推土机给掘开了,那哪里是考古,考古有用挖掘机挖的么,分明就是一伙黑心房地产商,霸占人家土地……”

李一飞呵呵一笑,有些事情不能去深究,不然麻烦就大了。

心里已经决定,去这个仓寨看看,不过先要看一看少林寺。

李一飞这些年天南地北没少去,但都是去任务,国内的很多地方,反而没怎么去过,这嵩山少林寺就没去过,当然,电视里没少看,毕竟是国佛教化的发源地之一,又有天下武功出少林的美誉。

快到少林寺的时候,又听导游介绍道:“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年,孝帝元宏为安顿来朝传授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因此在嵩山少室山建寺。永平元年,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后到少林寺开辟译场,在少林寺西台舍利塔设立翻经堂翻译经书。之后,慧光在少林寺弘扬《四分律》等师,经多代发展,后世最终形成四分律宗。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释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他在跋陀开创的基础上,广集信徒,传授禅宗,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传法于慧可,从此禅学在少林寺落迹流传。在南北朝佛教发展高峰期,后来经历过北魏灭佛运动,隋唐之时,隋帝崇信佛法,又使得少林寺恢复,之后的宋元明清,少林寺都得以发展壮大,已经是华夏佛法第一圣地,但在民国,却历经战火,华夏建国以来,才得意恢复和发展。”

“这日子来少林寺正好,游客少,不然的话,咱们的车都开不过来,到处都是人,来了也没意思。不知道李先生,你是想一个人逛,还是由我来陪同?”

“我自己就可以了,就是来逛逛,你在车里等着就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