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三章 童工(2/3)

作者:玩蛇怪
百一十年历史,钢铁的总产量为17855吨。

而明朝洪武初年官营钢铁总产量就达到了9235吨,明中后期嘉靖十年,光广东地区一年产量就是13500吨。

所以即便是把明清时期的一些技术放到汉朝来,水平也属于降维打击,技术含量不可同日而语。

这些技术未来也需要一个庞大的势力去推动,如果现在就被别人学走了,几乎跟资敌没什么区别,毕竟曹操占领北方,拥有骑兵何止上万?

若都学会了马镫和马蹄铁,恐怕即便是有长江天险的江东也难以抵挡他的铁蹄锋芒。

邓洪把龙骨水车模型放在一边,问道:“阿晨,学业进步得如何?”

“还行吧......”

沈晨犹豫了一下,说道:“只是先生还未正式开始授课,现在已经把大篆和小篆学得差不多了。”

邓洪点点头道:“大篆小篆是基础,咱们宗族传下来的书都是用隶书写的,可很多古籍都是秦篆所写,所以先生做得没错,我当年游学的时候,也见过别人天天学篆书。”

“这样啊。”

沈晨就放下心来,诸葛亮和邓洪都这么说,那应该没错了。

他之前没拜过汉朝大儒为师,也不明白为什么宋忠只教他书法而不教课文,现在看来,还是有他们的用意。

两个人又聊了一会儿,沈晨嘱咐邓洪,让他下次回宗族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让族人尽快把庄园建造起来,同时按照他的布置,多练兵马,多冶炼钢铁,多制造瓷器。

按照周林去年跟他说的情况,如果顺利的话,他今年又会去一趟江东。当时双方约定,要是经过襄阳的话,他会派人去南阳找沈晨。

到时候沈晨除了要把船舶技术卖给周林以外,还需要将黄门亭利用高炉窑洞炼制出来的精美瓷器卖给他。

汉代白瓷确实不错,可相比于唐三彩还是要差一些,想必能得到各地权贵的青睐。

下午,等邓洪离开之后,沈晨又前往中庭宋忠常待的地方。

前几日下雨,宋忠没有晒书,而是破天荒地全心全意教导沈晨,但不是教导他读书,而是先教导他认识竹简。

之前教他大小篆之后,现在他已经认识了竹简上的字,能够读出来,却不懂这句话什么意思。

不过宋忠却懂,因此他每读一句,宋忠就告诉他这是哪本书的哪一卷,要他以后记清楚,不要忘记。

如此几日下来,沈晨就记得了不少书籍,其中很多都是后世失传的名篇,任何一卷拿到两千年后,都是价值连城。

来到庭院后,看到宋忠又在倒腾书籍。

从昨日起天气又开始转晴朗,太阳驱散了乌云,给大地带来酷热。

毕竟现在才七月,说是入秋,实际上温度非常高,北方旱情依旧,南方也是高温不断。

“夫子。”

沈晨过来之后,向宋忠先行一礼。

见他过来,宋忠笑道:“阿晨,来得正好,去把那卷《太公·谋篇·术卷》拿来。”

手指的方向是比较远的一卷竹简,但只有大体方位。

沈晨小心翼翼地穿过竹简的海洋,来到那个方位,在书海当中四处搜寻,终于找到了那卷《太公》。

所谓的《太公》就是《六韬》,全称为《太公兵法》。

后世出土的文物当中,人们只找到了《太公》61篇,总计两万来字。

但在汉代《太公兵法》并没有失传,总共有237篇,每篇又有一卷到数卷不等,总字数达到十多万。

所以说为什么在汉代晒书那么难呢?

不止是春秋战国流传的百家经典没有失传,还在于各家注释,从西汉到如今四百年,无数大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