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百九十章大明劫之奴血染旌旗(二十七)(2/3)

作者:鼠候
瞬间有了精神。这或许是旁观者清的道理吧,在皇太极眼里能带破奴军主力出战的除了张平安似乎就没有了旁人。皇太极赶忙发问道:“先生是如何看出来狐狼张平安没有入关?”

听到皇太极发问,范文程那张白净少须的脸上多了几分懊悔:“汗王,有些道理臣下也是刚刚才想明白。首先是张平安此人打仗不守成规章法,居庸关守将阻挡破奴军入关,要是张平安带大军他会那么老实地在关外傻等三天?还有这破奴军主力分布地带,简直就是把他们下一步作战的意图告诉了我们大清,破奴军这是要围点打援呢!”

对于这次破奴军最近的军事布局,皇太极也是有些疑惑不解,只要你仔细琢磨一下破奴军主将的排兵布阵,就能大致猜测出他的谋算。仅凭这一点,皇太极也认为破奴军这次入关的主帅不会是狐狼张平安。虽然皇太极也认可范文程对于破奴军主帅的不是张平安的判断,可依旧不能轻易打破破奴军整个封堵网。毕竟破奴军实力在那儿,这十几万大军大清没有其**倍的兵力根本不能轻易撼动。纠结半晌的皇太极还是听从了范文程的计谋,下达汗令给各部,准备全力解救困死在大明关内的两路主力。

。。。。。。

正白旗旗主贝勒多尔衮,在接到莽古尔泰给他传来破奴军入关的急报时,他正带领正白旗深入河间府交河境内。接到这个消息的多尔衮当即眼前一黑差点晕厥,多尔衮这是第二次攻入大明关内,他对直隶的地形非常熟悉。正白旗是骑兵行军速度快,他们的敌人破奴军也是骑兵,在行军距离比大清骑兵短的情况下,大清将领们谁也不会大言不惭地说破奴军追不上大清骑兵。看完莽古尔泰派人送来的急报后,多尔衮叫来了信使聊了几句关键问题。

听罢信使的回答,多尔衮有把莽古尔泰宰了的心思,破奴军即将入关消息是三天前的老消息了,破奴军入没入居庸关什么时候入关没人知道,对于这次破奴军带兵统帅,多尔衮只能凭感觉猜测由狐狼张平安领军。也正是基于这个猜测,多尔衮只是尽可能收拢前往各乡村劫掠的正白旗骑兵,让他们立即归建聚兵,是个人都知道分散突围等待他们的将是被各个击破的惨剧。多尔衮聚兵用去了二天多时间,当他带兵往天津卫赶路时得到了消息破奴军已经入关并且直扑战略要地三河。

从各个方向上传来的消息,多尔衮可以说是欲哭无泪,莽古尔泰为了自己能安全撤军,朝破奴军丢了两块肥肉引诱破奴军去疯抢,而他多尔衮正是这两块肥肉中的一块。待多尔衮得知破奴军进攻三河,就已经推测到他正白旗大军的退路几乎被断绝。到了这个万分危急的时刻多尔衮反而不急了,他清楚现在是急也没有用,破奴军统帅张平安打仗历来是先谋定而后动,他要是带正白旗胡乱突围必定是第一个遭到破奴军围歼。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关于破奴军的谍报陆续上报给多尔衮,他这时才发觉破奴军主帅张平安并没有来前线指挥作战。多尔衮得知这个消息后,内心的后悔无法言及。他带正白旗主力日夜兼程在离天津卫还有六十里路,守卫天津卫正白旗梅勒额真伊尔登(额亦都第十个儿子),派人急报破奴军五千骑兵聚集在天津卫东北三十里。多尔衮就没想到破奴军的动作这么快,他立刻下令伊尔登撤离天津卫向正白旗主力靠拢。

多尔衮深通破奴军战法,破奴军主帅张平安作战最喜欢用小股部队纠缠敌人主力,然后再用大斜面进攻战法攻击敌人侧翼。多尔衮认为正白旗要是拼死突围一定会被破奴军从侧翼斩为数段,即便是能有一部逃了出去,破奴军只需派小股部队轮番截杀正白旗照样不能逃脱全军覆灭的命运。要想正白旗主力安全撤离,多尔衮就得花心思把镶红旗岳讬顶在最前面。于是,多尔衮一边广布游骑进行外围警戒,一面把大军停留在河间府青县休整。正白旗贝勒多尔衮极为狡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